一步踏入,天地易色。
外界源海的光怪陆离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纯粹由“锋锐”概念构成的奇异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只有无数柄无形有质的“意之剑”悬浮流转,每一柄都代表着一种极致的“斩断”之理——斩断犹豫、斩断恐惧、斩断迷惑、斩断依恋、斩断一切被视为“阻碍”或“虚妄”的存在。
剑未动,意先行。
陆凡立于此间,仿佛赤身裸体立于万剑丛林之中,每一寸肌肤、每一个念头,都感受到了那无处不在的、冰冷刺骨的切割之意。这并非物理上的攻击,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与道心层面,要将他精神世界中所有不够“纯粹”、不够“坚定”的部分,如同削除朽木般,层层剥离、斩去!
第一波冲击,来自 **【斩惰之剑】** 。无形的剑意扫过,陆凡只觉心神一清,长期征战、思考、背负责任所带来的精神疲惫感竟被强行“斩去”,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冷静,甚至……有些冷酷。这种状态高效,却失却了人性的温度,仿佛变成了一台纯粹的运算机器。
陆凡心神微动,“混沌包容”法则流转,并非抗拒这份“清醒”,而是将其纳入混沌的体系,保留了高效运算的能力,却并未抛弃那份源于情感与责任的、略带“惰性”的温暖底色。清醒与温情,本可共存。
剑意掠过,未能在其道心上留下痕迹。
紧接着,是 **【斩畏之剑】** 。对“归墟”的恐惧、对文明未来的担忧、对伙伴安危的挂念……这些被视为“软弱”的情绪,被剑意无限放大,如同狰狞的鬼影,扑向他的意识核心,要引发心灵的崩溃。
陆凡直面这些恐惧,他的混沌之心如同深不见底的海渊,将那些恐惧的鬼影尽数吞没、包容。恐惧本身,亦是生命与存在的一部分,承认它,理解它,方能超越它。纯粹的“无畏”不过是另一种偏执。他的道心在恐惧的冲刷下,反而更加凝练。
第二关,过。
随后, **【斩情之剑】** 悄然而至。墨影牺牲时的决绝与心痛、星瞳化作永恒坐标时的悲伤与怀念、与来福、冷月璃等人并肩作战积累下的深厚情谊……这些被视为可能影响判断、带来“破绽”的羁绊,成为了剑意攻击的重点。剑意要将这些“冗余”的情感从他的灵魂中彻底剔除,让他成为一个绝对理性、无牵无挂的“道之兵器”。
刹那间,陆凡仿佛看到了墨影在眼前消散,听到了星瞳最后的低语,感受到了与伙伴们一次次生死与共的悸动……剧烈的痛苦与不舍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的意识淹没。
但他没有逃避,也没有强行压制。
“混沌包容……”
他于意识深处低语,任由那些情感在心中奔腾、冲撞。喜悦、悲伤、愤怒、眷恋……所有的一切,都是构成他“存在”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他力量的源泉,而非累赘!混沌之道,海纳百川,岂能因畏惧“破绽”而自断根基?
他将这些澎湃的情感,尽数融入混沌的意境之中。情感非但未被斩断,反而化作了混沌海洋中汹涌的波涛,让他的“存在”变得更加厚重、更加真实。那“斩情之剑”的意光芒大盛,却仿佛斩入了无边无际的混沌之海,力量被分散、吸收、转化,最终无功而返。
连过三关,陆凡的道心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这一次次“斩断”的考验中,将自身意念锤炼得更加圆融通透,混沌包容的意境也更加深邃。
然而,“问心剑关”的考验远未结束。
周围的剑意陡然一变,从针对具体情绪意念的斩断,上升到了对 **【道之本源】** 的拷问!
**【斩妄之剑】** 直指他的“混沌包容”大道本身!
一道冰冷到极致的意念如同终极的审判,轰入他的识海:
“包容万物,即是认同万物?认同‘寂灭’,认同‘凋零’?若皆包容,汝之道,与‘虚无’何异?汝之坚持,意义何在?”
这是理念的根本性质疑!若混沌包容一切,那是否连敌人、连毁灭本身也要包容?这是否意味着立场的丧失?道德的相对?最终滑向价值的虚无?
陆凡的道心剧烈震荡,这是他修行至今,面临的最深刻、最凶险的拷问!一旦回答不清,道基可能真的会崩塌!
千钧一发之际,他脑海中闪过青帝苑那磅礴的生命力量,闪过星瞳化锚的毅然,闪过墨影抗争的不屈,闪过地球文明在废墟中重建、在强敌环伺中挣扎求存的画面……
他福至心灵,于那审判的剑意中,凝聚起自身全部的精神意志,发出了自己的 **【道之宣言】**:
“混沌为海,纳百川而成其大,然海有潮汐,有流向!包容,非是无原则的认同,而是 **理解其存在之因,明辨其运行之理** !”
“我包容‘寂灭’,是理解其作为宇宙法则一极的存在,而非认同其毁灭之行!我包容‘凋零’,是洞悉其作为生命轮回一环的意义,而非坐视其肆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