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五斤猪肉票更是过年时的紧俏货,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工人们激动地互相拍打着肩膀,有些老工人甚至抹起了眼泪。
这年头大家都不宽裕,多二十块钱和五斤猪肉,过年就能宽绰许多,能给孩子们多做身新衣裳,多买点年货了。
“感谢何总工!为何总工鼓掌!”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站在台上的何雨柱。
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向大家鞠躬致意。
他心里暖融融的,这比任何荣誉都让人感到充实。
散会后,工人们围着何雨柱,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谢。
“何总工,过年上我家吃饺子去!”
“老何,我媳妇说了,一定要请您到家坐坐!”
“何工程师,多亏了您啊!”
何雨柱一一应着,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他特别注意到老钳工周师傅站在人群外,眼里含着泪花。
周师傅的老伴长期卧病,家里条件困难,这笔奖金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何雨柱走过去,悄悄塞给周师傅一个小纸包:“周师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大娘买点营养品。”
周师傅打开一看,是十元钱和一张奶粉票,顿时老泪纵横:“何总工,这使不得..….您已经帮我们争取了奖金,我不能再要您的..….”
“收下吧,过年了,让大娘也高兴高兴。”何雨柱拍拍老工人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年货大采购
腊月二十六,北京城已经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
何雨柱一早就被母亲张小娥从被窝里拽起来。
“柱子,快起来!今儿个得去买年货,再晚好东西都让人抢光了!”张小娥一边给儿子准备早餐,一边念叨着。
何雨柱揉着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妈,您看着办就行了,我得去厂里做最后交接…...”
“交接什么交接!农业部的人下午才来呢!”
张小娥不容分说地把棉袄扔给儿子,“你都三个月没好好休息了,今天必须跟我去买年货!再说了,你知道现在什么价钱?知道哪家的猪肉肥?哪家的带鱼新鲜?”
何雨柱无奈地笑笑,只好顺从地穿好衣服。
父亲不管事,是亲娘早逝去,娶后妈前,他跟何大清过的很糙。
如今他在厂里是说一不总工程师,回到家还是得听母亲的话。
母子俩走出四合院,胡同里已经热闹非凡。
邻居们见面互相打着招呼,都在讨论年货的事。
“张婶,去买年货啊?”
对门的王大妈挎着篮子迎面走来,“听说菜市口今天来了批山东大白菜,特别好,去晚了可就没了!”
张小娥一听急了:“真的?那得赶紧!柱子,快走快走!”
何雨柱被母亲拉着,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往菜市口去。
看着母亲焦急的样子,他觉得既好笑又温馨。这种过年前的忙碌和期待,是龙国人特有的年味。
菜市口果然人山人海。
摊贩们的吆喝声、主妇们的讨价还价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热闹非凡。
张小娥如鱼得水,在人群中东挤西钻,何雨柱差点跟不上母亲的脚步。
“同志,这猪肉怎么卖?”张小娥在一个肉摊前停下。
“后臀尖一块二,五花肉一块。”卖肉的师傅挥舞着砍刀,咚咚地剁着排骨。
张小娥仔细查看猪肉的成色,又用手指按了按:“给我来五斤后臀尖,要这块!肥肉多点的。”
何雨柱赶紧递上肉钱。
母亲精打细算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小时候过年,母亲也是这般为了一分两分钱跟人讨价还价,就为了能让他吃上好肉。
买完猪肉,张小娥又冲向水产区:“柱子,你看那带鱼多新鲜!眼睛还亮着呢!”
何雨柱笑着点头,任凭母亲挑选。他知道,在母亲心里,过年是一场大事,必须准备得妥妥当当。
母子俩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买了白菜、萝卜、土豆、粉条、冻豆腐,还有珍贵的花生和瓜子。
何雨柱手里提的东西越来越多,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看着母亲认真挑选年货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妈,咱们买点水果吧?”何雨柱指着不远处的水果摊建议道。
张小娥犹豫了一下:“水果太贵了…...”
“今年不是多发了奖金吗?该花就得花。”何雨柱拉着母亲走到摊前,“同志,苹果怎么卖?”
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国光苹果八毛一斤,香蕉一块二,要票。”
何雨柱毫不犹豫地买了三斤苹果和一挂香蕉。张小娥虽然嘴上说着“太贵了”,但眼里透着喜悦。
最后,母子俩来到副食店买调料。张小娥仔细挑选着酱油、醋、黄酒,还有过年必备的香油。
“柱子,记得你爸平时,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