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洗了手,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向办公楼。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厂里几位主要领导、各车间主任、技术大拿都在。
沈工坐在一侧,面前放着那份报告。
赵厂长主持会议,脸色依旧不太明朗。
会议开始,先由何雨柱简要汇报了新工艺的原理、试验过程和主要成果。
他讲得条理清晰,数据确凿。
但当提到成本效益时,赵厂长再次发难。
“何雨柱同志,你报告里说的效益,毕竟只是预测!大规模应用的风险呢?设备改造的投入呢?工人培训的成本呢?这些你都考虑清楚了吗?”
几个保守的车间主任也纷纷附和。
“是啊,听起来好,万一推广开不行,损失就大了!”
“现在的工艺虽然慢点,但稳当啊!”
会议室里弥漫着怀疑的气氛。
何雨柱正准备拿出更详细的数据进行解释。
沈工突然开口了。
他没有看报告,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各位的担心,有道理。新技术,总有风险。”
他话锋一转。
“但是,我们搞工业的,不能因为怕风险,就永远原地踏步。”
“老工艺是稳当,但也就意味着没有进步。我们厂,不能永远只会干那些低附加值的粗活。”
他拿起那份报告。
“何雨柱同志这个方案,思路新颖,试验数据扎实,经济效益预测虽然需要时间验证,但方向是对的。”
“更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高端材料加工难题的新可能。这种技术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厂子的核心竞争力!”
“我建议,”沈工看向赵厂长和几位主要领导,“成立一个推广小组,先选定一条生产线进行小批量应用试点。由何雨柱同志牵头,负责技术支持和持续优化。”
“试点期间,密切监控所有数据。成功了,全面推广。出了问题,责任我来负。”
沈工的话,掷地有声。
尤其是最后一句“责任我来负”,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赵厂长张了张嘴,看着沈工平静却坚定的表情,最终把话咽了回去。
其他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都不再吭声。
沈工的技术权威和担当,在这一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既然沈工这么说,”赵厂长终于表态,“那就先试点。何雨柱,你要确保万无一失!”
何雨柱站起身,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说了两个字:
“明白。”
散会后,何雨柱走出会议室,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从试验室到生产线,距离看似一步之遥,却可能藏着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
他快步走回车间。
刘师傅和小李立刻围上来。
“怎么样?”
何雨柱看着他们,看着那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改造设备。
“批了。试点。”
刘师傅猛地一拍大腿:“好!”
小李也兴奋地推了推眼镜。
“别高兴太早。”何雨柱给他们泼了盆冷水,“试点只会比试验要求更严,压力更大。从明天起,我们就要开始培训操作工,制定更细致的点检和维护规程,确保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他的目光投向车间里那台即将被选中的生产机床。
一场从创新到应用的硬仗,就在眼前。
但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试点选在了三车间,二号线。
那是一条承担着新型号部分结构件生产任务的关键线路。
设备是厂里几年前引进的数控铣床,精度和稳定性都还算不错。
何雨柱小组的任务,就是在不严重影响原有生产节奏的前提下,将他们的那套“土法”热辅助系统,嫁接到这台数控机床上,并验证其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第一天,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
刘师傅带着设备组的人,小心翼翼地在那台崭新的数控机床旁安装导轨、布线、集成控制箱。
他们的自制设备,带着裸露的线头和粗糙的焊接点,与旁边光洁的数控系统并排而立,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寒酸。
二号线原本的操作工,一位姓张的五级老师傅,抱着胳膊站在不远处,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写满了不信任和抵触。
“瞎搞……这么好的床子,别给整坏了……”他低声嘟囔着,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忙碌的刘师傅等人听见。
何雨柱没理会这些,他正和小李一起,最后一次校准硅光电池的位置和角度,核对控制电路的参数设定。
“基准电压再确认一遍。”何雨柱声音平静。
小李拿着万用表,仔细测量:“2.35伏,稳定。”
“加热时间预设定为0.8秒,同步延迟0.05秒。”
“明白。”
准备工作就绪。
第一件毛坯被吊装上工作台,夹紧。
张师傅被要求站在一旁“学习”,但他的眼神里全是警惕和不以为然。
数控程序启动,刀盘旋转,冷蓝色的切削液喷涌而出。
自制系统同步启动。
在刀尖即将接触材料的瞬间——
“啪!”
幽蓝的等离子电弧准时击发,精准地打在预定的切削轨迹前方!
光芒刺目,持续了约0.8秒后熄灭。
几乎就在同时,锋利的合金刀具切入被瞬间预热软化了的材料层!
切削声响起!
不同于往常的尖锐嘶鸣,这一次的声音显得沉闷、顺滑了许多!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切削区域。
一分钟后,第一个试点件加工完成。
停车。
何雨柱立刻上前,取下零件。
千分尺、粗糙度仪……所有量具一齐上阵。
数据很快出来:
尺寸公差:合格。
表面光洁度:优于工艺要求!
刀具磨损:肉眼几乎不可见。
一次成功!
小李忍不住挥了下拳头。
刘师傅也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何雨柱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
他仔细检查着零件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加热区域附近,确认没有过热或微观组织变化的迹象。
“记录数据。准备下一件。”他语气平稳。
张师傅凑过来,看了一眼那光洁的加工面,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嘴上还是哼了一声:“运气好罢了……”
喜欢四合院:穿成傻柱我狂一点怎么了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四合院:穿成傻柱我狂一点怎么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