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专家会诊

作品:栀兰和她的儿女们|作者:疏屏|分类:其他|更新:2025-10-30 18:52:56|字数:4988字

筱媛找到了她在师范学校时的班长南征,请他在卫生局工作的母亲帮忙,为嘉濠做个专家“会诊”。

南征一家对筱媛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大力支持,他的母亲跟专家们一起,亲临会诊。

1981年12月20号,上午10点钟,一行专家走到嘉濠的病床前,为他做了细致的诊断。一个叫刘院长的人,摘下听诊器,表情平静地跟身边的医生说:

“我看他这个情况问题不大,就是慢性肝炎时间太久了,估计住院效果也不会太明显。”几个人都纷纷点头。

说完,那个刘院长转过身对着家属们说,“你们想住你就住几天,不想住的话,回家用点中药慢慢调理调理也行。”

嘉濠一听,一下子坐了起来,“那还在这住着干啥?赶紧买票回家。”

栀兰说:“不然明天再出院吧,今天就走有点太急了吧?”

“我可不在这住了,赶紧买票,赶紧去买票。”嘉濠说啥也不住了,说着就要下地。

逸卿说:“那我去办出院手续吧,筱媛回宾馆收拾东西,健斌去车站买票,咱们在车站会合,坐下午两点的火车回去。”

他联系了同学沈波,请他帮忙找了一台小车,沈波亲自带一台商务车,到医院把大家接上送到了火车站。

嘉濠可乐坏了,终于逃出来了。下小车桅兰要去扶着他。

“不用,我自己能走,来都是我就是自己走来的,啥事没有。”嘉濠说着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头。

筱媛就这样忙不迭地跟家人们一起回到了马场,对绍慧的父亲和南征的母亲,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

平安和他的父母很快就把饺子,热水袋,暖瓶等住院用品都送到了医院。

嘉濠高兴地拉着亲家的手说,“这几天可是把我吓完了,你说我这要是真得上癌症,我这一大家子可咋办哪?”

“不用怕,有病咱就治,过一段时间好了就没事了。”亲家说。

“亲家呀,你可不知道啊,我住的那个病房里呀,满屋子到处都写着通红通红的‘肿瘤’这两个字啊,你说搁谁身上能不害怕呀。”

“大儿子把我往病房里一送,我一看——完了。我这不是没治了吗?这不就跟判了死刑一样吗?你说,犯人临上刑场前,那腿能不哆嗦吗?”嘉濠说起来绘声绘色,眉飞色舞。

“这回可好了,哎呀,虚惊一场!等我好了,我这回呀啥也不干了,天天跟你去打鱼。”

一屋子的人都在听他讲,亲家和对床的病友陪着他笑。孩子们也幻想着,会不会是真的会被误诊了呢?现在看他根本不像个得了重病的人哪。

桅兰的心里也一直认为嘉濠不可能是这种病。他那么好的一个人,他的心地那么正直那么善良,老天爷怎么可能这么待他?

有一年冬天,十队两个新入伍的两个孩子穿着刚发的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坐在嘉濠拉粮的车上往家赶。

车回到七队时,天已经黑了。嘉濠虽然不认识他们,但见天气这么冷,他们还得再步行十几里路才能到家,便把他俩带到家里,让他们吃碗热乎饭再赶路。

两个新兵临走时连声道谢。

栀兰问,“他们俩是谁家的孩子呀?穿上军装真精神。”

“我没问,看天太晚了,他们走到家得饿啥么样,就领回来吃点饭暖和暖和。”

寒冬腊月,全场调集劳动力来七队搞农田水利大会战,嘉濠看到一个年龄跟自己相仿的男人行李太单薄,二话没说,回家把狍子皮拿来给他垫在身子底下。

就是当年一心想要整死他的那个王大山找到他,说家里已经很长时间没见油星了,让他帮忙给买几斤豆油,嘉濠啥话都没说匀给他十斤。

栀兰和孩子们听说之后都都气愤地说不应该管他。嘉濠笑呵呵说,“君子不跟小人治气。他们都快活不起了,跟他们一样干啥?再说了,他费那么大的力气,不也没把我咋样吗?”

…… ……

栀兰越想越嘉濠感到委屈,她希望这是个梦,不是真的。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事实不是他们希望的那样。

12月21号,从佳木斯回来的第二天,所有的老亲少友,甚至几年不见面的人都来了,一批又一批地到医院看嘉濠,把他高兴地一遍又一遍地跟人家讲他的“遇险”经历。

晚上,他躺在床上,兴奋地睡不着觉,脑子里一遍一遍地过着白天的画面,他回顾着一天里见到的这些人,他猛地反应过来了——

晚上,当病房里只剩下他和病友两个人的时候,他躺在床上默默地流眼泪,他知道自己是真的病了。

病友劝他说,“你还有啥哭的呀,人不都有这么一天嘛。你看看你的家庭,你的这些孩子,多好啊。”

病友坐了起来,叹了口气说,“你跟我比比,你还有啥不满足的。”

病友和他同岁,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很熟悉。每天晚上都陪着嘉濠聊天。

嘉濠也坐了起来,抹着眼泪,哽咽着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栀兰和她的儿女们》,方便以后阅读栀兰和她的儿女们第120章 专家会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栀兰和她的儿女们第120章 专家会诊并对栀兰和她的儿女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