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赐良机

作品:栀兰和她的儿女们|作者:疏屏|分类:其他|更新:2025-10-30 18:53:01|字数:4590字

1984年的3月末,筱媛调到市里工作,她抱着孩子也挤进了这狭小的娘家,家里愈发显得局促,连个落脚的地方都难找。

学校离家太远,筱媛下班还没到家,孩子的哭得惊天动地,栀兰怎么哄也哄不好,闹得她连饭都没能做上。

盖完门市房,家里还是挤得转不开身。啥问题也没解决,一到晚上,逸卿看着屋里屋外全是人,急得乱转。孩子震耳的哭闹声,更让他增添了几分焦躁。

逸卿站在地当间,望着小炕上堆得满满的被褥、墙角堆着的东西,眉头拧成了疙瘩。

更让他焦心的是,日子还是老样子,兜里照样还是空空的,一分钱也没有。

他在屋里猛抽着烟,走来走去地像只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自打嘉濠走后,这家人的担子有一半压在了他肩上,沉重的责任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要是抓两个猪崽叫妈在家养着,一年也能换点钱。”终于,他想出了道道。可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现实摁了下去。

两间小公房,光是住人都挤得喘不过气来,总不能把猪圈放在门市房里啊。

这要是自己有个单独的院子,那养猪就不是问题了。可盖门市房借的钱还没还上,再上哪借钱去呢?

他一口气连抽了四根烟,火星在昏暗中明灭,像他心里忽闪忽灭的指望。烟蒂烫到手指时,他才把烟扔掉。

忽然拍了下膝盖。只要先弄块地方,没钱可以先不盖房子,把猪圈砌起来,先养两年猪再说。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逸卿就像丢了魂一样。脑子里天天琢磨着上哪去找一块大点的地方。

上下班的时候,不管是坐在公交车上,还是走小路的时候,眼睛总往路两边瞟,只要看到哪里有块空地,他就挪不动步了。

一天傍晚,逸卿下班回来,刚拐进胡同就被晃了眼。原来自己家的门前就有一块菜地,面积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住进来一年多了,他天天从这片地旁边过,竟从没正眼瞧过 —— 只看得见自家那巴掌大的小院。

他第一次注意到这块地。望着满园子绿油油的青菜,他心想,“这么大的一块地种菜多可惜呀,这要是我的,该有多好。”他做梦都想找这么一块地方。

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这是一个四间房子的大房号,地基都打完了,却一直扔着,看样子是不打算盖了。

逸卿心中暗喜,真是天赐良机呀。一个完整的院子在他脑子里渐渐成型:北面四间正房。

西边是一趟厢房,南边是猪圈。中间种菜,四周种树,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场。他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猪崽满圈、菜园丰收的景象。

“不怕没本事,就怕没想法。” 他想起父亲嘉濠常说的这句话,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他一下子反应过来了,这块地皮是教育局的,既然这里是个废弃的房号,那就说明这里可以盖房子。

第二天,逸卿找到了单位领导,把家里的实际情况跟领导谈了,并就以“家庭人口多,住不开”为由,向教育局提出了书面申请。

逸卿的家庭情况在教育局人所共知,考虑到他家里的实际困难便同意了他的申请。经过局党委开会研究,把这个房号批给了他。

逸卿接到批准通知后,高兴地进了门就喊:“妈妈,成啦、成啦——”

“啥么成啦?把你乐成那样。”从嘉濠走后,栀兰头一回看见大儿子这么开心,奇怪地问他。

“咱有地了!” 他把门口那块地的事跟栀兰说了一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这下可好了,开春就可以使劲种菜了,吃不完就拿去卖钱。”这可把栀兰高兴坏了,饭做好了都忘记叫孩子们吃了。

“化了冻我就把猪圈搭起来,咱先抓两个小猪崽养着。”逸卿激动地说着,“等年底卖了钱,再养一头老母猪……哈哈!”他越想兴奋,好像老母猪抓回来了一样。

他拿过来一个烟盒,把它展开,用铅笔在它的背面勾出院子的轮廓,在上面画起了院子的布局。正房、厢房、猪圈、围墙的位置等都做了仔细标注。

娘俩就盘腿坐在炕上合计开了。心里有了奔头,栀兰的心也安稳下来了。

“妈,木料不够,咱先盖厢房吧,先解决住的问题。”

“只要有个院子,能叫我养猪种菜就行。搬来一两年了,我啥也干不了,都快把我给憋死了。这回可算有盼头了。”

娘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合计着,烟盒纸上的线条越来越密,像张网,网住了星星点点的希望。

目标确定之后,娘两个又开始行动了。

逸卿想办法备料,猪圈再小也要有东西先搭起来呀,他前后院看了看,盖门房时剩了一点木料,正好能作棚板。

从七队搬家的时候,他跟队里要了一车柞木杆,还有不少,正好用它做围栏,拉点石子,买两袋水泥把地面垫一下,就可以养猪了。

逸卿这边筹备工作完成以后,栀兰就开始“出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栀兰和她的儿女们》,方便以后阅读栀兰和她的儿女们第132章 天赐良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栀兰和她的儿女们第132章 天赐良机并对栀兰和她的儿女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