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媛把慧婕的生活费承担过去,栀兰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像山一样的外债压得她抬不起头,喘不过气。她想趁着现在还能干动,再多出点力,赶紧把欠账还上。
可是除了养猪,她啥也不懂,她不知道干啥能挣得再多一点。
唉!这要是嘉濠在的话……栀兰突然想起嘉濠常挂在嘴边的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呀。”
“对,找人商量商量。”栀兰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牛红霞,她有眼光,有头脑,是栀兰心目中最值得信任的人。
第二天早上,栀兰喂完了猪,就急急忙忙往红霞家走。见栀兰来了,红霞两口高兴得又是倒茶,又是递瓜籽,栀兰的心里热乎乎的,好像到了自己的娘家一样。
栀兰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红霞把大手往大腿上一拍:“大姐,干啥都不如养鸡,你现在有房子了,守家在地,养鸡最合算。”
“对呀,养鸡成本还低,回钱还快,四个月就下蛋。你欠那几千块钱,有个四、五年就还清了。”老王也说。
栀兰苦笑道:“养鸡我可不行,又是消毒又是打疫苗的,要是你姐夫在还差不多。”她主要是觉得蛋鸡太娇贵不好养,一旦弄不好它就死了,到时候又搭钱又上火,太糟心了。
“大姐,哪有那么难,你想不想养?想养的话我帮你弄。”红霞递过来一杯水。
“你说我心那么粗,能学会吗?”栀兰从来没想过养鸡的事,看她两口子这么热心,栀兰心动了。
红霞笑说:“大姐,那你怕啥?我就是养鸡专家,俺俩都能教你。”
红霞告诉她,市里个体养鸡才刚刚开头,整个东升、曙光加上粮种场这一大片居民区,有几百户人家,只有红霞一家养鸡场,现在干正是好时候。
她诚恳地说,“大姐,你信我的,养鸡比养猪划算,天天能见着钱,还没有累活。”
“那我……试试?”听了红霞和老王的话,栀兰仿佛看到了希望,她终于点了点头。
老王说,“正好我这几天要抓鸡雏,给你少带点,你先少养几个试试。”
栀兰想了想,还别说,养鸡这事还真挺适合她的,活不累,不耽误喂猪,还能照顾家。有鸡蛋吃,还能天天见钱,最关键是有他俩手把手教。
“那我回家跟大儿子商量商量,不管养不养,我也谢谢你们。”栀兰感激地说。
红霞拍了拍她的手,“大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我俩你就放一百个心,肯定能养成。”
“那好,我明天再来。”
从红霞家出来,栀兰的心情格外轻松。
她越想越激动,好像已经看到了一筐筐的白鸡蛋……她忽然感觉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人手把手地教,我还能学不会?栀兰好像突然对自己有了信心。
逸卿一听栀兰的打算,也觉得养鸡是个不错的方向。
第二天,栀兰兴冲冲地去了红霞家。她托老王给她订了100个小鸡崽。
老王说,“大姐,你刚开始养,别投资那么大。在我这拿几个鸡笼子先用着,等第一批小鸡开始下蛋了,我再帮你从厂家订做。”
红霞也说,“这批小鸡到了,先放在我家养半个月,等打完了疫苗,让鸡崽长结实些,你再拿回家自己喂。”
红霞和老王的热心,让栀兰从内心感到温暖,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气。
“那可太好了,我正愁着小鸡来了怎么办呢。”栀兰一听心里更有底了。
这半个月栀兰差不多一天一趟,跟着老王一起学打疫苗,给小鸡饮水,配饲料,调控鸡舍里的温度,做防疫等等,她样样都学。
她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把重要的数据都记在小本子上,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几天之后,她也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儿了。半个月以后,栀兰觉得养鸡没那么难了。
小鸡崽拿回来之后,看着它一天天茁壮成长,栀兰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她又让老王给捎了一百只。
中间遇到啥不会的问题就去找红霞和老王请教,再不行的话,老王他们两口子也常过来现场指导。
四个月很快过去了,栀兰天天盼着小鸡下蛋。一天早上,她惊喜地发现鸡笼子里有了几个白花花的大鸡蛋,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她小心翼翼地拾起这几颗鸡蛋,好像捧着刚生下来的孩子似的,爱惜得不得了。
她把这几个鸡蛋拿给孩子看时,几个孩子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栀兰心里明白,这不仅是鸡蛋,更是她新生活的开始。她决定继续努力,把养鸡事业再做大些。
可是第二天早上,她兴冲冲的提着篮子,准备去拾更多的鸡蛋时,她傻眼了。
鸡笼子里的鸡蛋碎了一半,蛋液流了一地。栀兰心疼得直吧嗒嘴。她意识到是自己在饲料里加的骨粉太少。
看着地上的蛋黄,她一个劲地骂自己没用。其他程序她都是严格按照老王教的去做,唯独这点疏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