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杜甫无力改变现实,所以选择了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路上的苦难。
由此,杜甫完成了从一个优秀的诗人到一个忧心忧国,心怀天下的诗圣的转变。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杜甫的大作】
随着《三吏》《三别》相继展世,天幕下历朝历代的民众,尤其是亲历者都流下了泪水。
“那是额啊,贼老天,为什么啊,为什么会让我经历如此盛衰之变啊?”
这是一个刚刚从石壕村逃窜的老翁,看着天幕,嚎啕大哭发出了自己的悲鸣。
【做为一个生在神龙年,长在开元里,经过了几十年,神州历史上最好的封建盛世的农人,他见证了大唐最好的一面,又经历了最坏的一面,内心的三观自然已经崩塌了。
他恨他憾却又觉得无比委屈。】
【当然时代大势之下,一个人的委屈算不了什么,也难以改变。】
【不过,这一次的战乱之中有两次大战可以评述。】
【一个便是睢阳之战,一个便是香积寺之战,一个守,守住了大唐国运,一个攻,扞卫了大唐尊严。】
【当然睢阳之战,便离不开一个人,张巡。】
张巡(709年—757年),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一说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
唐朝名将。
张巡博通群书,晓军事。开元年间,中进士。
其初任太子通事舍人,后调任清河县令,因政绩显着,清正廉洁,更调真原县令。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张巡起兵讨贼,在宁陵、雍丘屡破敌军,扼守60多个昼夜,因城墙单薄,率众至睢阳,与太守许远会合共同抗敌。至德二载(757年),敌将尹子奇率兵10万围攻睢阳,许远认为自己才干不足,把军政大权拜托给张巡。其常用奇谋击退敌人,固守数月,救兵不至。后睢阳城陷落,张巡与诸将坚贞不屈,遂为敌害。
张巡领兵,军纪严,赏罚明,与众共甘苦。作战注重上下协同,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故以万人之众,前后守两座孤城达两年之久,歼叛军十余万,为唐保障江淮安全、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作用。
喜欢天幕:太子聊天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天幕:太子聊天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