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曹营中已然响起整齐划一的操练声。林凡站在为他准备的客帐前,凝望着远处校场上正在演练的曹军士卒。这些来自北方的汉子虽然不习水战,但在陆战操练上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刀盾手与长枪兵配合娴熟,弓箭手轮番齐射的箭阵变换有序,骑兵在侧翼往来穿梭,整个场面犹如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林将军起得真早。"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凡回头,见荀攸含笑而立,身后跟着两名捧着早膳的侍从。这位曹营的核心谋士今日换了一身青色常服,显得更为随和。
"荀军师。"林凡拱手施礼,"曹军军容整肃,令行禁止,果然名不虚传。"
荀攸微微一笑,示意侍从将早膳送入帐中:"将军过誉了。丞相有请,特命在下前来相迎,还请将军先用过早膳。"
林凡心中微动,这么快就要再次面对曹操,看来这位枭雄已经做好了安排。他不动声色地随着荀攸走进帐内,只见案几上摆放着精致的早点:一碗粟米粥,几样时令小菜,还有一碟热气腾腾的蒸饼。
"军师不用些吗?"林凡在案前坐下。
"已在丞相处用过了。"荀攸在对面坐下,亲自为林凡盛了一碗粥,"丞相对将军昨日在棋盘上的见解很是赞赏,今早还特意提起。"
林凡接过粥碗,心中警醒。曹操这么快就再次召见,绝不只是为了下棋这么简单。他细细品味着粥米的清香,状似随意地问道:"不知丞相今日召见,所为何事?"
荀攸捻须笑道:"将军到了便知。"
用过早膳,林凡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着荀攸向中军大帐走去。沿途经过数个营区,他仔细观察着曹军的布防。营寨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各营之间既可独立作战,又能相互支援。更让他心惊的是,每隔百步就设有一座了望塔,塔上哨兵目光如炬,监视着营内每一个角落。巡逻的士卒五人一队,步伐整齐,眼神警惕。
"曹丞相治军,果然名不虚传。"林凡由衷赞叹。这等严密的布防,就是一只飞鸟也难以悄无声息地潜入。
荀攸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丞相常说,治军如弈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林将军昨日在棋盘上的见解,令丞相印象深刻。今早丞相还特意摆出了那局残棋,说要与将军继续切磋。"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中军大帐。与昨夜的帅船不同,这座陆上大帐更加宏伟,帐外立着两排铁甲卫士,个个神情肃穆,手持长戟,在晨光中闪烁着寒光。
大帐内,曹操正在与几位将领议事。见林凡进来,他微微颔首,示意他在一旁就座。林凡注意到,今日在场的除了昨夜的荀攸、夏侯渊外,还多了几位陌生面孔。
"文则,你继续说。"曹操对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道。
那将领躬身道:"丞相,此战我军虽胜,但水师折损三成。若要渡江,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重整水军。而且新造战船需要时间,水手训练更是急不得。"
曹操皱眉:"太久了。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上前一步:"丞相,江东新败,周瑜必定全力固防。此时强渡,恐非良机。不如暂缓进军,先巩固江北各城。待水军整备完毕,再图南下不迟。"
林凡静静听着,心中快速分析。曹营内部对下一步战略显然存在分歧,以于禁为代表的水军将领希望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而夏侯渊等陆战将领则倾向于速战速决。
"林将军有何高见?"曹操忽然转向林凡。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林凡身上。他从容起身,走到地图前:"在下以为,荀军师所言极是。江东水师虽败,但陆上实力犹存。强行渡江,即便成功,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夏侯渊冷哼一声:"莫非林将军是怕我军渡江,对荆州不利?"
林凡认得此人正是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以勇猛善战着称。他微微一笑:"夏侯将军多虑了。林凡既在曹营为客,自当知无不言。若丞相真要渡江,我倒是有一计..."
他故意停顿,果然引起众人注意。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另一位谋士也睁开了眼睛。
"说下去。"曹操目光炯炯。
"江东各郡,并非铁板一块。"林凡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会稽太守王朗、吴郡太守许贡,都与孙氏有隙。若能许以高官厚禄,令其内应,则江东可不战而下。"
曹操与荀攸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此计甚妙。"荀攸抚须道,"不过,要如何与这些人取得联络?江东新败,必定严加防范。"
林凡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是江东各郡官员的名录,其中标注的,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在下在江东时,曾与其中几人有过接触。"
曹操接过名单,仔细观看,眼中闪过惊讶之色:"林将军对江东事务,倒是了如指掌。"
"既为谋士,自当知己知彼。"林凡谦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