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派意见激烈交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端坐主位,一直凝神倾听的林凡。
林凡的手指在案几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嗒嗒声,仿佛在权衡着每一种选择的利弊。他理解周卓等将领求战的心情,也深知庞统、徐文的老成谋国。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坚定:“伯勇求战之心,乃将士本色,凡甚慰之。文若、士元老成谋国之言,更是金玉良策。”
他先肯定了双方,随即话锋一转,斩钉截铁道:“然,凡意已决。此刻,绝非与江东全面开战之机!”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襄阳:“我军根基在荆北,核心在襄阳!一切战略,当以巩固和发展我荆北自身为第一要务!周瑜陈兵江陵,固然可虑,然其势虽强,却有其极限。曹操新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仍是我等心腹大患!若此时与周瑜拼个两败俱伤,则正中曹操下怀!”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卓等人:“诸位将军渴望建功,凡岂能不知?然功业可分大小。练兵秣马,保境安民,使我荆北固若金汤,百姓安居乐业,此乃不世之大功!待我水军强大,国力鼎盛,届时,无论是东出江陵,还是北定中原,皆由我等从容抉择!何必急于一时,行险侥幸?”
他又看向徐文和庞统:“然,固守绝非怯战,更非示弱。对周瑜之挑衅,需以更强硬之姿态回击!伯勇,邓义,你二人负责的汉水防务,需再加强!江东船只,若敢越界挑衅,警告无效者,可予以击沉!我要让周瑜知道,我荆北的防线,针扎不进,水泼不透!”
“同时,与刘备之盟约,需立刻升级。我意,可邀请诸葛亮,前来襄阳,共商组建‘荆襄联防’事宜,明确彼此义务与界限,共抗周瑜之压迫!”
“对内,新政深耕,工坊扩产,水军操练,一刻不可松懈!尤其是水军,我将亲自督导,倾注资源,务必在一年内,形成可与江东水军一较高下之骨干!”
林凡的一番话,既有战略层面的高瞻远瞩,又有战术层面的强硬手腕,既安抚了求战的将领,又采纳了谋士的稳健之策,更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
周卓、邓义等将领虽然仍有不甘,但也明白林凡所言在理,齐声应诺:“末将遵命!”
徐文、庞统则面露欣慰之色,躬身道:“军师明鉴!”
战略既定,荆北上下再次统一了思想,开始沿着林凡规划的路线稳步前行。汉水前线的对峙依旧紧张,但荆北军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和纪律性,几次小规模冲突皆占上风,使得江东水军的挑衅行为有所收敛。与刘备方面的联络也骤然紧密起来,诸葛亮很快回信,原则上同意前来襄阳商讨“荆襄联防”细节。
然而,北方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就在林凡忙于整合内部、应对周瑜之时,“暗羽”不惜代价,终于从许都传来了关于郭嘉密奏的只言片语。
情报显示,郭嘉在弥留之际,向曹操献上的,并非具体的进攻方略,而是一条极其毒辣的**战略构陷**之策!其核心只有八个字:
**“助林抑孙,虚张伐刘。”**
这八个字传到林凡耳中时,正值深夜。书房内烛火摇曳,林凡看着这短短的两行字,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骨直冲天灵盖,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湿!
“好毒的计策……好一个郭奉孝!”林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庞统和徐文也在场,两人稍一思索,也瞬间脸色大变!
“助林抑孙……”庞统倒吸一口凉气,“曹操这是要明面上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对抗周瑜,甚至可能暗中给予一些好处,或者散布谣言,抬高我军,贬低江东!此举,看似对我有利,实则是要将我军彻底推到与江东对抗的第一线,成为他曹操抵御孙权的屏障和消耗品!同时,也能加剧周瑜对我军的忌惮与恨意,促使双方矛盾不可调和!”
徐文接口道,声音沉重:“而‘虚张伐刘’……更是狠辣!曹操可以大肆宣扬将要讨伐刘备,调动兵马,做出南征的姿态。如此一来,刘备必然惊恐,会将主要精力用于防备曹操,无形中便会削弱对我荆北的支持,甚至可能为了自保,在周瑜与我军的冲突中保持中立或者偏向江东!这……这是要彻底孤立我军啊!”
一条看似简单的计策,却精准地抓住了孙、刘、林三方联盟最脆弱的信任环节,以及各自的核心利益诉求!一旦曹操真的依计而行,荆北将陷入被周瑜全力针对、而盟友刘备可能袖手旁观的极端不利境地!
“郭嘉……即便身死,亦要乱我荆襄么……”林凡闭上眼睛,感到一阵巨大的压力。这就是顶级谋士的可怕,即便只有只言片语,也能搅动天下风云。
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悸动,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既然已经窥破了对方的计谋,就有了应对的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