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洛杉矶。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感情的珍惜程度往往显着提升。
这种变化源于认知深化,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感知。
泸上的姑姑又寄了几封信给艾琳,内容里提及她喜欢的年轻导演,近期又在国内上映两部电影,相信她一定喜欢。
仔细阅读着信件的内容,艾琳忍俊不禁道:
“姑姑都已经耄耋之年,竟然还会看一部爱情电影流泪?”
她的姑姑的爱情故事,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坚守与等待。
“今生等不到,我等来世!”
可想而知背后的爱情有多么曲折。
姑姑一直是她创作与生活上的重要支持者,也是她文学作品中部分女性形象的灵感来源。
信里还摘抄了几句电影的情书内容给予她鉴赏:
“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
“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上,我思念你”
……
“看着窗外”
“如果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
“你爱的人便也在爱着你”
还有一首感人动听的主题曲,姑姑就像是有许多想要分享的一样,在信件无法诉说尽。
信中再次在委婉相劝,希望她能够回国相聚。
字句言及国家在改变,风气在放开,让艾琳的内心真切地动摇。
艾琳放下信件,下意识地走向窗前望向夜空。
只见寂静的夜幕像一块厚重的丝绒,将洛杉矶的灯火揉成细碎的光斑,连晚风都带着几分慵懒,轻轻拂过窗沿的绿植。
可下一秒。
砰——
砰——的枪响声骤然撕裂了这份宁静。
……
在国内,《假如爱有天意》里温柔细腻的电影主题曲,配合着剧情将电影的悲剧氛围推向了极致,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
“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只能遥遥相望,就像月光洒在海面”
……
“年少的我们以为,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
“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就要在一起”
“听不见,风中的叹息”
火车离别,是被外力强行拆散的无奈与青春爱恋的终结。
失明重逢,是由内在牺牲精神驱动的自我放逐与成年之爱的涅盘。
极致的遗憾与克制的深情,让一段爱情故事拥有了穿越时空、直击灵魂的永恒力量。
无数观众在泪水中,品味到一种残缺的、却因此更加刻骨铭心的美。
……
当片尾曲悠扬的旋律在影院中回荡,字幕缓缓上升,但许多观众依然沉浸在电影的情绪里,迟迟不愿起身。
《假如爱有天意》这部由张华执导的民国爱情片,后劲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对文化素养较高的观众而言,他们看到的远不止一段爱情故事。
那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个体命运,是在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间的艰难取舍。
五道口学校的路上,大学生们的讨论格外热烈。
“民国就有这样的爱情?”
“肯定有啊!那时候都是议员、财阀,风气开放着呢。”
“那怎么过去四十多年,国内”
“这……”
男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不禁陷入沉思。
总不能说新东方不好吧!
一个女生突然插话道:“那是因为他们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都是压迫我们贫困老百姓来的。”
“同学,你有认真看电影?电影里的婉仪和秀文,他们都是敢于参加游行抗议东瀛,爱着自己的国家。”
女生慌忙解释道:“他们当然没错,错的是他们的父辈。”
“可是他们的父辈或许都为国牺牲在战争上!”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为国牺牲?”
“那你又怎么知道?”
这番议论引得众人会心一笑,夜色中,自行车铃声清脆作响。
年轻人关于电影、关于爱情、关于家国的讨论,与晚风一起飘向远方。
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国人对情感表达与个人价值的重新思考。
而林晚卿与吴文华在新中国续写情缘,也成了所有观众心中最美的期待。
……
洛杉矶,哥伦比亚影业总部
冬日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铺着深色地毯的办公室里。
盖尔·贝尔曼领着张华走了进来。
总裁约翰·维奇看到两人,立刻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热情地迎上来,
“年轻人欢迎你来到阿美丽卡!”
“谢谢,哥伦比亚的款待让我受宠若惊。”张华微笑回应。
“你的成就理应得到这样的礼遇。”盖尔诚恳地说。
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奠定了“暑期档大片”的模式。
证明了单部电影能够带来前所未有的巨额利润,让好莱坞迎来 “大片时代” 和“明星导演”。
像张华这种高产,能够持续制造票房炸弹的导演,是业内的稀缺核心资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