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正好听到这番对话。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慈和笑容,对福伯和元宝道:
“二位便是纪公子的家人吧?快请进来。”
“昨日事发突然,让二位担心了,实在是我府上疏忽,该早些派人去告知一声的。”
她这话说得漂亮,既表达了歉意,又把责任揽了过去,显得极为大气体贴。
福伯和元宝被请进院子。
元宝一看到倚门而立,脸色苍白,一手还虚虚扶着门框的纪黎明。
他眼圈立刻就红了,扑过去又想查看又不敢碰:
“少爷!您怎么...伤得重不重?还疼不疼?”
纪黎明对他虚弱地笑了笑:
“无甚大碍,只是扭伤了肩膀,休养几日便好。”
“夫人待我极好,你们不必担忧。”
福伯上前。
先是仔细看了看纪黎明的气色,又注意到他僵硬的右肩,眼中闪过心疼。
但礼仪周全,先是对纪黎明行了礼,然后又对石氏深深一揖:
“多谢夫人援手之恩,照料之情。”
“只是我家少爷年轻,不敢过多叨扰贵府。”
“既然老奴已到,便该接少爷回去休养,也好方便家中下人伺候,实在不敢再劳烦贵府。”
石氏岂会放人?
她笑容更深,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纪管家太客气了,纪公子受伤,全因我家之过,岂有半途而废之理?”
“府中一应俱全,又有府医随时看顾。”
“再说,纪公子伤势未愈,来回移动反倒不妥。”
福伯是老人精,心下诧异这尚书夫人未免太过热情,但面上依旧恭敬:
“夫人厚爱,老奴感激不尽。”
“只是少爷毕竟年轻,久居贵府恐多有不便,也于心难安......”
“福伯。”
纪黎明适时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坚持”:
“夫人盛情难却,且府医也说了需静养,不宜挪动,我们便再叨扰几日吧。”
“待我好些,再回不迟。”
他再次顺水推舟。
石氏闻言,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瞧瞧,还是纪公子明事理,纪管家就放心吧。”
福伯看看自家少爷,又看看态度坚决的尚书夫人,只得躬身道:
“既如此...便厚颜再叨扰贵府几日,一切但凭夫人安排。”
元宝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不过他也是个心大的,少爷在哪里,他在哪就无所谓。
石氏满意地点头,吩咐管事好好安置福伯和元宝,这才离去。
福伯和元宝被安置在听竹轩的厢房住下。
元宝很快就被尚书府的精致点心和周到伺候收买了大半,只觉得少爷在这里养伤似乎也不错。
福伯却远没有元宝那么心宽。
他趁着四下无人,悄悄向纪黎明询问昨日“意外”的细节,眉头始终紧锁着。
“少爷,”
福伯压低了声音,苍老的眼中满是忧虑:
“这尚书府...待您是否太过殷勤了些?”
“老奴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表少爷撞了您,赔礼道歉请医问药已是足够。”
“何至于将您一个外男直接接回府中静养?这于礼数上......”
纪黎明半倚在榻上,闻言虚弱地笑了笑,宽慰道:
“福伯多虑了。”
“尚书夫人是极重礼数之人,许是觉得石兄那一撞力道不小,怕我独自回去无人照料,万一伤势加重,于他们府上名声有碍,方才如此安排。”
“再者,夫人也是爱才之人,听闻我是来应试的举子,便更多了几分关照。”
他这番说辞早已打好腹稿,听起来合情合理。
只是完全忽略了他们家那一大堆下人。
福伯将信将疑。
但见纪黎明神色坦然,又确实一副伤患模样,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道:
“既是如此,少爷便好生将养。”
“只是我们毕竟客居在此,一切还需谨慎,莫要失了礼数,也...莫要过于叨扰主家,尤其是府上的女眷。”
他意有所指地提醒道。
方才进府时,他似乎隐约听到下人间低语。
提及夫人有意为大小姐相看云云。
这让他心里更是敲响了警钟。
自家少爷固然千好万好。
但高门大户的姻缘,往往牵扯甚多。
他怕少爷年轻,卷入其中难以脱身。
纪黎明自然听懂了福伯的言外之意。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一派光风霁月:
“福伯放心,我省得。”
接下来的两日,纪黎明便安安分分地在听竹轩“养伤”。
他每日按时敷药、喝药。
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或是倚窗欣赏春景,偶尔在元宝的陪伴下于听竹轩附近的小花园里散散步。
表现得极为安守本分,充分扮演着一个知礼的借住客人角色。
然而,这种“安静”却并非毫无存在感。
他俊逸的容貌,略显单薄却挺拔的身姿,以及那份因“伤痛”而带来的脆弱书卷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