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鹦鹉的锐鸣刺破亚马逊雨林的晨雾,翅尖扫过附生兰的花瓣,带起的露珠砸在积满腐叶的地面,“嗒”地融进深褐色的水洼——水洼里,仿真玻璃蛙模型的四肢泛着半透明的光,正“蹲”在枯木片上,成为雨林娃标记“安全边界”的活招牌。空气里裹着香茅与腐木混合的厚重气息,每走一步,鞋底都会陷入腐叶层下的软泥,带出几条藏在其中的发光苔藓,像拖着细碎的星子。
王文娟的直播设备架在一棵老木棉树的树瘤旁,镜头外裹着两层防刮防雾膜,膜边绕了圈雨林娃编的双色藤绳——深绿藤条串着迷你陶土金刚鹦鹉,浅绿藤条坠着晒干的巴西莓果,风一吹,陶土鹦鹉就轻轻碰撞,发出“笃笃”的轻响。她刚将镜头对准水洼旁那几颗裹着发光苔藓的“硬壳果”(雨林触发栓),屏幕右下角的在线人数就像被风吹动的藤蔓,瞬间攀过238亿大关。
“文神,这触发栓得跟着苔藓的光找——刚才玻璃蛙模型挪了位置,就是因为踩中旁边的暗栓,炸出的毒藤差点缠上它的腿。”王文娟正调整镜头角度,后颈突然贴上一片微凉的帕子,转头就见储俊文站在身后,指腹捏着帕子的一角,“雨林娃说这是用香茅汁泡的,既能擦汗,又能赶开围着镜头转的小咬。”他指尖扫过镜头上的巴西莓果,“再往左侧移十厘米,能拍到木棉树树干上的毒藤纹路,那下面藏着两个暗栓,苔藓光最亮的地方就是铸痕。”
王文娟接过帕子擦了擦额角的汗,耳尖蹭到藤绳上的陶土鹦鹉,忍不住笑了:“诸葛隽羽刚发了新分析,雨林战队的藤矛改了工艺——矛尾缠的不是普通美洲豹毛,是混了雨林树脂的,能借气流多转一圈;矛身的毒藤也换了品种,沾到皮肤不仅麻,还会粘住战术服纤维,上次测试队的护腿就被缠得扯不下来。”她从战术袋里摸出折叠分析表,递过去时指尖碰到储俊文的战术带,“对了,他们的美洲豹雪橇加了藤条滑轨,能顺着树干滑行,望天树顶的平台大概率有伏兵。”
储俊文展开分析表,目光停在“毒藤网阵”的红圈标注上,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藤编小盒——盒身刻着雨林特有的“树神纹”,里面装着片晒干的巨大阔叶,“孩子们说这是箭毒木的叶子,垫在镜头下能挡毒藤雾,你先收着。”
董立杰正蹲在软泥地上调试平底锅,锅面新换的“雨林破网层”泛着哑光,嵌在其中的一千零五十片钢齿边缘镀了层浅绿树脂,通电后像极了雨林里的锯齿叶。他往掌心挤了点刘怡萱递的防护膏,膏体里掺了巴西莓汁,搓开有淡淡的酸甜香:“上次玛雅那尘土雾让你护目镜糊了半分钟,这次这毒藤雾更邪门,还会粘镜片,我盯着树干和水洼,绝不让藤矛靠近你三米内。”
刘怡萱正给98K的枪管缠三层防汗藤布,布面织着细金刚鹦鹉纹,是她和雨林娃花了半小时挑的图案。她将瞄准镜切换成“毒雾穿透+藤脉热成像”模式,镜面上瞬间浮现出纵横交错的淡绿线条——那是地下毒藤的脉络,“刚测了四十八组数据,这里的风每1.1秒就变向,藤矛借藤条反弹时会多偏2米,我调了八十七倍补偿,还加了‘树脂过滤’,就算雾粘在镜片上也能自动分解。”她从战术袋里摸出个藤编护腕,上面绣着只展翅的金刚鹦鹉,“孩子们说这护腕能防藤刺勾住战术服,你举锅时别蹭到木棉树的气根。”
董立杰咧嘴笑,趁刘怡萱低头检查枪栓,悄悄从战术袋里摸出袋巴西莓干——是雨林娃用蜂蜜腌的,裹在香蕉叶里还带着余温,往她口袋里塞:“等下打起来没空想别的,饿了就吃这个,比压缩饼干顶饿,还甜。”
刘怡萱回头拍了下他的手背,没把巴西莓干还回去,只是从口袋里摸出片香茅叶,别在他的战术袋上:“李文昊在附生兰丛后笑你呢,说你举锅的姿势比上次稳多了,就是塞吃的还是那么偷偷摸摸。”
储俊文摸向战术袋,里面藏着张雨林娃画的“逃生图”——歪歪扭扭的木棉树旁用绿笔标着“会织网的硬壳果”,旁边画了个举着平底锅的小人(董立杰),小人怀里抱着只金刚鹦鹉,鹦鹉的羽毛用发光苔藓粉涂得亮闪闪,纸角沾着王文娟袖口的香茅汁,被体温焐得发潮,边缘卷着小角。刚把逃生图塞回去,视网膜上突然闪过淡蓝光纹,他按开隐蔽的系统面板:
【国际邀请赛第一百零七场开启,触发“雨林之志5.0”:湿热雨林环境作战效率提升560%,解锁“雨林藤矛轨迹预判+雨林触发栓识别”技能】
累计.5876万龙币旁,奖励提示像雨林黄昏时的霞光,闪着暗金色,与藤矛的绿纹撞在一起,转瞬消失在视野里。
转播席上,豆子魏豪裹着件印着雨林图腾的速干衣,脖子上挂着雨林娃送的藤编金刚鹦鹉项链,手里攥着个迷你木棉树模型,语气里带着几分悬念:“观众朋友们,今天这场对决可得攥紧手里的降温饮——YX要迎战的,是把亚马逊雨林古战术玩到极致的雨林战队!我刚跟雨林文化研究员聊过,这支部队的‘藤矛网阵’,原型是亚马逊土着的狩猎术,当年靠这招在雨林里连捕过三头美洲豹,今天YX要破的,可不止是战术,还有千年的雨林智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