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科教座谈会

作品:1977年高考又一春|作者:孝孝公子|分类:其他|更新:2025-11-02 08:16:12|字数:4214字

1977年8月的京城,科教座谈会的会场里还飘着昨夜未散的墨香。这位可爱的老人刚在前几日恢复了所有职务,整个人精神得很,参会前特意在笔记本上写下两句诗:“黄忠跃马定军山,能饭廉颇弓满弯。”笔锋遒劲,字里行间全是不服老的劲头,仿佛下一秒就要披挂上阵,为科教事业杀出一条路来。

此时会场气氛正僵着,满屋子学者要么低头攥着衣角,要么盯着桌角的鲜桃发呆,没人敢先开口。苏步青坐在藤椅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划着,心里却像揣了团火——那些憋了十年的话,此刻不吐不快。他想起年轻时刻在书桌里的座右铭:“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当年在战火里护着书本跑的劲头,突然又涌了上来。他心里明镜似的:有些东西埋在岁月里,要么成尘土,要么成琥珀,能不能留住真学问,终究得靠自己争。

“我的微分几何组……垮了。”苏步青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铁。他怀里的花名册“啪嗒”掉在桌上,纸页散开,三十个名字里,二十八个被猩红墨水划得密密麻麻,像一道道伤疤。“设备被拆了当废铁卖,资料烧的烧、撕的撕,助手们不是被下放到农场喂猪,就是改行当采购员去了——”他枯瘦的手指重重戳向最后两个没被划掉的名字,指节泛白,“现在让我带着两个光杆司令,去跟普林斯顿的数学堡垒较劲?这不是让我们赤手空拳去打仗吗!”

这位可爱的老人表情凝重,声音洪亮:“主管教育的同志,记下来!苏步青同志点名的学者,三个月内必须全部归队!缺的设备、资料,优先调配!”钢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沙沙声像春雨打在冻土上,会场里那层冰封的沉默,终于裂开了第一道缝隙。

苏步青看着这位可爱的老人雷厉风行的样子,眼眶有点发热。他指尖在藤椅扶手上划出复杂的几何纹路,沙哑的嗓音像钝刀慢慢刮开冰层:“咱们的科研队伍,现在就是根断了的竹子——25岁到35岁那段最关键的竹节,全被抽空了!年轻人要么没机会学,要么学了没用,再过几年,连能接棒的人都找不到了!”

这话刚落,旁边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教授“腾”地站起来,手里举着张发黄的成绩单,纸页上还沾着干涸的泥渍,结成了蛛网似的印子:“苏老说得对!我认识几个学量子力学的精英,现在还在乡下挑粪、插秧!”他手指重重戳向成绩单上的满分栏,声音里带着急劲儿,“给他们三个月复习时间,他们立马就能捡起专业,重启那些被冻结的智慧!”

“就像修补碎瓷碗!”坐在另一边的化学泰斗接过话头,推开桌上的青瓷茶杯,用三个茶碟在桌面摆成三角阵型,“把 1963 到1965 级的好苗子找回来,比重新培养新人快得多!还有研究生制度,这可是顶梁柱啊!美国67%的科研成果,都是靠研究生团队搞出来的,咱们呢?”他伸出三根手指头,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不足3%!这差距,再不补就来不及了!”

更刺目的对比还在后头。一位院士颤巍巍地翻开学生作业,最后一页的应用题标题让全场倒吸一口凉气——《大字报耗纸量计算》,字里行间全是荒诞;某研究所长气得把一块碎裂的实验器皿摔在桌上,瓷片弹起来又落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交大高材生造的!连基本的热传导原理都不懂,这样的工程师,跟盲人造火药库有什么区别!”

角落里的生物学家突然站起来,手里甩着两张叠在一起的图表。左边那张《国际学报》收录数据,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断崖式下跌;右边那张中科院馒头供应量曲线,竟然跟左边的曲线惊人地同步。“知识分子的脑力消耗,”他指尖划过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声音里满是痛心,“永远赶不上胃囊收缩的速度!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搞研究?”

就在大家越说越沉重的时候,某部委的李部长突然摊开一摞档案袋,里面装着三百多份沾着泥渍、甚至带着草屑的自学笔记。他从中抽出四十七份,放在桌上:“同志们看看,这些都是下乡知青、工厂工人写的,里面的高等数学演算,比名校的期中试卷还精彩!”他举起一张桦树皮,上面用炭笔写满了微积分公式,还有一张纸上,是在田间地头用树枝画的分子结构图——这些在荒年里野蛮生长的智慧,像一簇簇火种,在会场里慢慢亮了起来。

这位可爱的老人看着这些笔记,手指在桌沿轻轻敲击。突然,他撕开手边的烟盒,拿出里面的锡纸内衬,用钢笔在上面急速书写。“大学直招”“破格读研”“重点培养”——三个关键词被重重划下,钢笔尖甚至穿透了锡纸,墨迹透过纸背,在红木桌面上晕染开来,像一朵待放的梅花,透着股冲劲。

第一天的座谈,大家还是有些拘谨,只有少数几个人敢敞开心扉说话,大多数人还是揣着心思听,偶尔点点头,没敢多言。可到了第二天,也就是 8 月 5 日,情况明显不一样了 ——会场里的气氛活泛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发言,那些憋在心里多年的话,像开了闸的洪水,再也挡不住了。

一位头发全白的老者慢慢举起左手,枯瘦的食指像把解剖刀,划开了会场最后的沉默:“咱们科技系统这两千多号骨干,当年被污蔑成‘香蕉串上的毒果’——说什么‘科研领域的异见者像香蕉一样成串生长,必须整株铲除’!”他越说越激动,突然将手里的茶杯“砰” 地砸在桌面上,瓷杯裂开一道缝,茶渍溅得满桌都是,在红木桌面上绽开冰纹,“我原来所在的研究所,三百多个精英,一百多人被关进牛棚,十多个人……再也没出来,永远埋在了冻土下!”飞溅的茶渍在桌布上洇出暗红的印子,像极了那年雪地里没能凝固的血,看得人心头发紧。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1977年高考又一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977年高考又一春》,方便以后阅读1977年高考又一春第163章 科教座谈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7年高考又一春第163章 科教座谈会并对1977年高考又一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