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赵保胜已经摸清楚了,吉田商社,是鬼子深入攫取华北物资的白手套,嗯,就是表面是民间企业,其实背后是官方,装公平买卖的样子,实际靠军方背景垄断。
他那天看到的,是吉田商社在后巷的棉花仓库,梅县周边的农民,只要种棉花,都得卖到他这儿来。
后世中原地区很少看到棉花种植,都放到西北去了,利用机械化规模化种植,降本增效。
但这个年代,中原地区是重要的产棉区,包括赵保胜的老家,江淮地区,也是一样的产棉区。
鬼子国内现在其实没多少规模产业,棉纺织是大头,棉花是重要工业原料。
就这种吊水平的所谓‘工业化’国家,竟然能入侵中国?!
赵保胜恨不得把常凯申的光头摁到旱厕里溺死他!什么勾八黄金十年,工业水平还比不上前清!
有什么嘛,有钱买呗,何苦自己生产?不买,宋专员孔专员怎么挣钱啊?
买办,还真特么没骂错。
就为了向外买军火,一直不敢对日宣战,宣战了会遭国际禁运……去特么的国际禁运!灯塔国啥时候把这个当回事?
珍珠港挨炸的时候,还有送废钢的灯塔国货船靠横滨港呢!
只要有钱,特别是给黄金,他能把他姥姥卖给你。
昂撒不蠢,鱿鱼遭忌恨和这也有关系。
别信那白莲花般的说辞。
欧洲那个落魄画家,和鱿鱼财团的关系可不浅。
别看煤气毒杀了那么多,死的都是底层,和鱿鱼财团无关。
人家和纳粹高层的生意做得好着呢。
啊,想多了,要是不知道鬼子曾经和某种族财团谈过在东北划地建定居点——是的,就是你知道的那种定居点,咱东北差点被人家当成‘应许之地’呢,赵保胜还真不会联想这么多。
后巷里,住着很多都是围着东大街和伪政权转的人,算汉奸雇员——别以为汉奸只是汪精卫齐燮元那种,这些办事的小汉奸,更特么可恶——啊,我们只是混口饭吃而已,呸。
梅县城门已经开了,但,戒严。
鬼子的一个联队长,大佐,赶到梅县,大发雷霆,在东大街上,当着部队伤兵的面,打了扫荡部队中佐和梅县守备部队中佐的耳光。
扫荡部队没有抓住土八路的大部队,还被带着绕进了深山,还伤了数百人!
梅县守备队,出去在占领区征粮,一支搜索队失踪,疑似被八路干掉了,还被八路攻击了县城,竟然闭门不出!
当然,这些消息,都是赵保胜听来的。
小小梅县,竟然发生这么多事!大小汉奸们也在琢磨,鬼子不会又要换人吧?还得上供?!
又两天后,梅县暂时平静,在严查县城里的人员之后,解除戒严,进出县城检查比之前严格。
鬼子没有换人,但宪兵司令部汉奸们进进出出,似乎又在筹划什么行动。
赵保胜不知道鬼子正在计划更大规模的‘治安整肃行动’,他带着小红缨,背着东西,往西出城。
扫荡的鬼子已经回县城了,乡间恢复了平静。
春天已经来了。
平原上的麦苗开始复苏,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农民开始清理沟渠。
山间的细碎耕地开始有人翻土,谷子播种的时机快到了。
春耕,似乎抚平了鬼子扫荡带来的伤害。
但青黄不接的时节,搜刮农村粮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赵保胜想想饥荒的1942年,就不寒而栗。
为了满足自身的贪婪,为了破坏八路军的生存环境,鬼子汉奸根本不会顾忌农民怎么活。
粮荒会在夏收前达到巅峰,在这之前,每年规律性的粮食涨价,会来得更猛。
要是再遇上‘水旱蝗汤’之类的意外,脆弱的农村社会生态一下子就会崩溃。
粮食这东西很特殊,本地单价其实不高,但一旦某地缺粮,长途运输的成本会很高,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和运输水平,哪怕不囤积居奇,荒年贵粮,也会导致更多人死亡,更多人破产。
想到这些,赵保胜的心情就不断往下沉,春天的阳光似乎也笼上阴霾。
小红缨倒是一点心思都没有,没心没肺的好像前两天积食的不是她。
唉,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赵保胜也不得不挤出笑容,掩饰自己的忧心。
出于对粮食紧缺的担忧,赵保胜出县城时,买了能买到的最大量,鬼子想控制粮食,县城里必定是最严的,还好,凭良民证可以买半个月的量。
赵保胜计划,等回去一趟,下次来,一定要带上推车,囤积能囤到的所有东西,还得提醒团里,需要未雨绸缪,提前从别处调集粮食。
九班最近一直活动在三家集附近,胡义带着几个菜鸟,进行攀爬训练。
每次罗富贵想懈怠,胡义不打也不骂,就阴恻恻地说:“九班不要废物,咱们粮食不多的……”
可能是饿怕了,罗富贵对吃饱饭的渴求,是胡义见过的除傻小子以外,最强的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