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在平原边缘修炮楼的同时,便衣队也在深入村庄。
宣传什么的那是没有,但…一个消息悄然在乡间流传,谁能报告发现了八路的行踪,去炮楼汇报,可以领一袋面粉!
梅县平原地区的农户,自耕农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佃的地主的地种粮,一年到头,缴完租税,能糊饱肚子已经是不错,过年包饺子都舍不得用白面,现在有机会得白面,自是有很多人心热。
五十斤的白面啊!什么八路能值五十斤白面?!八路又没给好处,当然拿来换白面啊!
瞧瞧,什么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抵不上肚里的一口粮食!当然,有人也知道要些脸面,嘴上不说,但你防不住他心里想啊!
还没有到夏收,没人见过鬼子收粮税,没有被鬼子祸害过,谁会关心八路军是为的什么抗日?抗日名头再大,也比不上家里崽子嗷嗷待哺。
就算鬼子征夫子修炮楼,至少还有顿高粱米饭呢。
梅县北边,山地平原交错参差,在山脚下修炮楼也不能保证视野完全覆盖所有地方。
有这么一处山坳,正好在炮楼视野盲区,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正在下山。
来自师部的命令,一名杨姓政工干部,由一个全副武装的主力排护送,出山‘接货’。
照理,护送任务得由排长安排行程,独立指挥,偏偏这个戴眼镜的杨干事是最近师里炙手可热的人物,部分领导口中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精英,团里布置任务的时候提了一嘴,让刘排长多和杨干事商量。
本来客气一声完事儿,杨干事却直接当真,指挥这个排按他的想法走……刘排长嘴拙,话递出去了没法收回,害得整个排被个绣花枕头指挥得弯弯绕绕白跑了好多路,耽误了大半天时间,出山正好卡在半下午。
本来他应该坚持一下,等天黑了再出山,那才安全,却没料到杨干事来了一句:“已经耽误了那么多时间,赶不上傍晚接货了!”
战士们也一肚子怨气,这句话意味着接下来两个小时,他们得以急行军状态跑近二十里!
平原地区,敌占区,急行军,那怎么顾及隐蔽?没人敢提,因为确实要迟到了,完成上级任务才是第一位的,所有人咬着牙坚持。
麦子马上要扬花灌浆,地里墒情不好,需要浇些水,于二在地里忙活半天,直起腰,瞧见一支穿军装背枪的队伍从远处路过……他不认识这些灰军装是谁,但他猜到,可能和前些日子听到的五十斤面粉有关。
自己也不干啥,就去报告一下,就有可能换五十斤面粉……家里两个崽子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天天喊饿…偷偷去,总不会有人看见的吧?
……………………
赵保胜蹲在山头望了能有两个钟头,老张觉得再多蹲一会儿,他肯定腿麻得不能走路,正想劝他不必做望夫石,身后有动静。
小刘被安排看住后路的,这会儿爬上来,压低声音喊:“东边有人过来!”
这片丘陵,很少有人活动,砍柴都没人愿意进来,荒芜,没有道路,而南边翻过两道山梁,就是梅县向东的主要干道,有路不走偏选山里,身份总是有些可疑。
三个人隐蔽探头观察。
五个人,其中一个似乎是女的…四男一女……会不会是真正的‘送货’队伍?
这尼玛……他们这么来的梅县,咱之前那么折腾,还有啥意义?
赵保胜以为他们赶着驴车走大路,被汉奸设卡堵住,然后交火……偷摸着来,偷摸着走,我一个人就能带‘货’进山啊!
老张大概知道赵保胜的想法,安慰他:“没事,咱们这么一闹腾,至少没人专门盯着这样的小队伍了,安全得多。”
小刘皱眉:“他们好像有伤员,走得很慢啊!这…”
他的意思另外两人都能懂,这速度,走在路上,汉奸眼线想不关注都不行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护送队伍……赵保胜倾向于认为是,老张却让他小心一点。
一是会不会有人假扮?二是真护送队伍可能精神紧绷,随时开枪……
赵保胜犹豫一下,决定接触,去摸摸底,这队伍里有个女的,包括汉奸和九班在内,都没人知道送货队伍里有女的,只是赵保胜编的剧本里提过一嘴,所有人都认为是个胡诌的…他心里已经确定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如果是真的,那该怎么说呢?遇到我,你们就算遇到贵人了?可赵保胜也不知道接头暗号或者切口什么的啊。
那至少警告一下他们吧,梅县情况很复杂,每个村里都可能有鬼子汉奸的眼线。
如果他们肯相信赵保胜……老赵带你们飞!
九班留了吴石头的步枪在老张手里,赵保胜和小刘也因为缴获多,拿到双盒子炮,弹药充足,手榴弹赵保胜只留下两个,防着要被狗追设饵雷陷阱的。
三人分工,老张找高位准备射击,小刘在山谷另一边隐蔽策应,赵保胜亮明身份试探。
山谷里五个人打扮都很普通,土布袄子黑裤子布鞋,头上有戴毡帽的有扎毛巾的,疑似女性的扎着块蓝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