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魂巷林墨的指尖在褪色的牛皮笔记本上划过,泛黄的纸页记载着祖父临终前的呓语:"锁魂巷37号,红月亮升起时,别回头。"作为民俗学研究生,她本该对这些怪谈嗤之鼻,却在翻开祖父遗留的老相册时,看见1943年的黑白照片里,穿长衫的祖父站在青石板巷口,身后门楣上悬着块斑驳木牌——"锁魂巷"三个字扭曲如挣扎的蛇。
第一章
槐树下的门环梧桐市的雨季总带着股铁锈味。林墨攥着地址找到老城区时,导航在屏幕上跳出"信号丢失"的红叉。雨丝斜斜掠过百年老槐,树影在灰砖墙上抖成鬼影。巷口的杂货店老板听见"锁魂巷"三个字,装着花生的麻袋"咚"地砸在柜台上:"姑娘,那地方早拆了。可地图上......信地图还是信命?"老板浑浊的眼睛瞟向她身后,"上个月有个大学生非要找,现在还躺在市医院说胡话呢。"雨越下越大,林墨转身时撞进一个坚实的胸膛。男人黑伞边缘淌着水,衬衫领口别着枚银质书签状的徽章。"需要帮忙吗?"他的声音像浸过井水,"我知道锁魂巷怎么走。"巷子深处的37号藏在爬满爬山虎的围墙后。朱漆剥落的木门上,铜门环铸成饕餮吞口的形状,门环下刻着行极小的篆字:"光绪二十三年,镇邪于此"。男人突然抓住她欲叩门的手腕,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滴落:"进去了就不能后悔。"
第二章
镜中人门轴发出古琴断弦般的声响。穿堂风裹挟着檀香扑面而来,正厅供桌后的铜镜突然泛起涟漪。林墨看见镜中站着个穿学生装的女孩,齐耳短发别着珍珠发卡,脖颈处缠绕着猩红的缎带。"那是1937年的苏晚晴。"男人不知何时点燃了线香,青烟在空气中凝结成字迹,"她在镜中困了八十四年。"供桌抽屉里整齐码着十三本日记。1941年冬的那页沾着褐色斑点,钢笔字迹在"日本人闯进学堂"处洇开墨团。林墨翻到最后一页,泛黄的纸页上用血写着:"他们说我是巫女,要烧死我......"铜镜突然剧烈震颤。镜中的苏晚晴缓缓抬起头,珍珠发卡"啪嗒"掉在地上——那发卡竟和林墨从小戴到大的生日礼物一模一样。
第三章
红月亮子夜的钟声从巷尾的城隍庙传来。林墨发现自己站在镜前,双手不受控制地抚上镜面。冰凉的触感里,她听见指甲刮擦玻璃的声音从镜中传来。"别碰镜子!"男人将桃木剑横在她胸前,剑刃映出她脖颈上浮现的猩红缎带,"每个月圆夜,镜子都会寻找替身。"铜镜里的苏晚晴笑容诡异,缎带在她颈间越收越紧。林墨看见自己的脸正在镜中融化,学生装的领口渐渐染血。男人突然咬破指尖,将血珠点在她眉心:"想起你是谁了吗?"记忆如潮水涌来——1937年的深秋,日本兵的皮靴踏碎银杏叶,她抱着古琴躲进地窖,却被同学指认为传播抗日传单的巫女。火舌舔舐棉布旗袍时,她咬破手指在铜镜上画下镇魂咒,将魂魄封存在镜中,等待百年后的替身......
第四章
血脉"祖父是......守镜人。"男人收起桃木剑,银质徽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林家世代守护这面锁魂镜,而我是阴阳司的最后传人。"他掀开供桌下的暗格,里面躺着本线装书,封皮写着《阴阳司秘录》。林墨翻开泛黄的书页,某幅插图让她脊背发凉:1898年的锁魂巷,穿官服的男人正将铜镜嵌入墙中,眉眼竟和她一模一样。铜镜突然炸裂,苏晚晴的魂魄化作漫天纸蝶。林墨感到颈间一松,猩红缎带飘落成灰烬。男人接住她软倒的身体,巷外传来第一声鸡鸣。"天亮了。"他轻声道,"该离开了。"
第五章
城隍庙的回响离开37号时,林墨回头望了一眼,爬山虎围墙在晨光中变得半透明。男人将《阴阳司秘录》塞进她包里:"下一个红月亮前,得找到散落在梧桐市的七件法器。"城隍庙旧址正在施工,打桩机撞碎青石板的瞬间,地下窜出数道黑气。林墨按书上记载掏出桃木剑,剑尖刺入黑气凝结的人形时,听见无数细碎的哭喊。"这些是1938年空袭中枉死的魂魄。"男人举起银质徽章,徽章突然射出白光,黑气中浮出块断裂的石碑,碑上刻着"显忠祠"三个字。临时工棚的角落堆着残破的牌位,其中一块写着"苏晚晴之位"。林墨指尖拂过牌位裂痕,突然被烫得缩回手——裂痕里渗出的血珠滴在地上,竟聚成了微型的锁魂巷地图。
第六章
八音盒与皮影戏地图指向城南旧货市场。玻璃柜里的黄铜八音盒正在自动播放《夜来香》,盒面画着穿和服的女子。林墨刚拿起八音盒,盒盖突然弹开,弹出的不是发条钥匙,而是截干枯的手指。"1940年,日本商人佐藤用这只八音盒诱拐了七个孩子。"男人用银徽章抵住八音盒,盒身浮现出孩童的笑脸,"他们的魂魄被困在旋律里,每播放一次就会消散一点。"皮影戏班的帐篷后,老艺人正用烧焦的竹棍操纵皮影。林墨看见幕布上的旦角皮影脖颈处系着红缎带,和苏晚晴镜中形象一模一样。"这是'牵魂术'。"男人低声道,"老艺人被百年前的皮影鬼附身了。"当林墨用桃木剑挑断皮影丝线时,老艺人突然抓住她的手,将一枚染血的珍珠发卡塞进她掌心——正是镜中苏晚晴戴的那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