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的开始
晨光熹微时,林墨从瓦砾中醒来。静远堂已恢复平静,只是庭院里多了一株从未见过的海棠树,枝头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律师带着工匠们赶来时,都对老宅的变化啧啧称奇。"这是民国二十三年的地契,"律师递过一个牛皮纸袋,"你叔公生前一直希望有人能解开老宅的秘密。"地契夹层里藏着一张银行存单和一封信。信中写道:"吾侄亲启,静远堂地下埋有十二箱金条,乃抗战时期爱国商人寄存之物。若你能化解老宅怨气,便将金条捐赠给国家......"三个月后,林墨将金条全数捐赠给博物馆。在整理婉容遗物时,他发现了一本新的日记,第一页写着:"公元二零二四年,春。今日收养了三个孤儿,最大的女孩眉眼间竟有婉容的影子......"夕阳下,林墨抱着一个婴儿站在海棠树下。婴儿的襁褓里,放着一枚小小的银锁,锁身上刻着四个字:静远长安。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惊飞了檐角下的麻雀,却再也没有惊醒沉睡的老宅。
第六章:海棠永年
五年后的清明,静远堂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墨带着三个孩子在海棠树下放风筝,最小的男孩指着展厅里的银簪问:"爸爸,婉容奶奶为什么总穿红衣服呀?"穿汉服的讲解员笑着插话:"因为红色是吉祥色呀。当年这位婉容女士,用生命保护了抗战物资呢。"玻璃展柜里,十二支银簪在射灯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旁边的说明牌写着:1941年,爱国志士婉容以簪为信,传递日军布防情报,壮烈牺牲。林墨望着展柜里那支翡翠簪"绿萼",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银铃声。回头时,只见春风卷起漫天海棠花瓣,三个孩子正围着一株新栽的海棠幼苗嬉笑。最大的女孩脖颈间,那枚"静远长安"银锁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与展柜中婉容画像里的银锁一模一样。暮色降临,最后一批游客离开时,讲解员发现林墨留下的信笺:"愿后来者只闻花香,不见血痕。"月光掠过飞檐,海棠树影在青砖上轻轻摇晃,像极了当年那个红衣女子的舞姿。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