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猫妖记.

作品: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作者:三万英尺之蓝|分类:悬疑|更新:2025-11-02 18:02:17|字数:11704字

《猫妖记》

第一章 槐月渡的青灯

暮春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将槐月渡的青石板路润得发亮。阿槐撑着油纸伞站在渡口,竹骨伞面上落满细碎的雨珠,像缀了一捧碎钻。她穿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发间别着支旧银簪,簪头那点绿松石早磨得没了颜色——这是她五十年前从一个迷路书生那里讨来的,如今书生的坟头草怕都三尺高了。"姑娘,要搭船么?"老艄公的乌篷船吱呀靠岸,船头挂着盏马灯,昏黄的光晕在雨幕里漾开圈涟漪。阿槐收伞上船时,听见船舱里传来细微的呜咽声,像有只幼猫被踩了尾巴。"王伯,舱里养了猫?"她撩开竹帘,看见个穿月白锦袍的少年蜷缩在角落。他约莫十六七岁年纪,墨发湿漉漉贴在额前,脸色白得像宣纸,怀里却死死抱着只通体漆黑的小猫。那猫明明闭着眼,爪子却深深嵌进少年的袖口,留下四个血洞。老艄公往炉膛添了块柴,火星子噼啪炸开:"这后生在岸边晕倒了,怀里就揣着这猫。怪得很,雨下这么大,他衣裳竟半点没湿。"阿槐的目光落在少年腰间——那里悬着枚青铜铃铛,铃身刻着繁复的云纹,隐隐有金光流转。她指尖不自觉摩挲着发间银簪,喉间泛起淡淡的腥甜。这种法器她认得,是龙虎山道士用来镇压邪祟的"镇魂铃",寻常妖物沾着就得魂飞魄散。"喵——"黑猫忽然睁开眼,那双瞳孔竟是诡异的竖瞳,像两泓淬了毒的古井。阿槐猛地后退半步,油纸伞"哐当"掉在船板上。她看见少年的脖颈处,有三道青紫色的指痕正缓缓渗出血珠。"它不是猫。"少年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掀开衣襟,露出心口处盘踞的墨色纹身——那图案像团扭曲的雾气,仔细看竟有无数张人脸在里面哭嚎。"我叫沈砚之,从京城来。这东西...是我在祖宅枯井里发现的。"阿槐的指甲悄然变长半寸,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五十年前那个书生,心口也有类似的印记。那时她还是只修了三百年的槐妖,不懂人间的规矩,只觉得那书生身上的墨香好闻,便夜夜去他窗前听书。直到某天夜里,她看见个黑影从书生心口钻出来,啃食他的魂魄。"你想活命么?"阿槐弯腰捡起伞,伞骨在掌心转了个圈。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青布衫上洇出深色的斑。"我可以帮你,但你得答应我一件事——事成之后,把你腰间的铃铛送给我。"沈砚之的瞳孔骤然收缩:"你知道这铃铛?不仅知道,"阿槐轻笑一声,指尖划过船舷的木纹,那里立刻浮现出一圈淡绿色的符咒,"我还知道你活不过今夜子时。那东西每吸食一次你的精气,纹身就会更清晰一分。现在...它已经快成型了。"话音未落,黑猫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周身腾起黑雾。阿槐反手将沈砚之推到船舱外,自己却被黑雾裹了个正着。她听见骨头碎裂的声音,像有人在耳边嚼着脆骨。但下一秒,她的身体竟像柳絮般散开,化作漫天槐花瓣,又在三尺外重组人形。"原来是只修了千年的槐妖。"黑雾里传来苍老的声音,像有无数人在同时说话。"难怪敢管老夫的闲事。这沈家小儿是我选中的容器,识相的就滚回你的老槐树里去!"阿槐吐出一口血沫,那血落在船板上,竟开出朵小小的白色槐花。她摘下银簪,将灵力灌注其中,簪头的绿松石突然亮起幽蓝的光:"五十年前,你杀了那个给我讲故事的书生。这笔账,今日该清算了。"老艄公不知何时已不见踪影,整艘乌篷船飘在白茫茫的水面上,四周只有雨声和黑猫的嘶吼。沈砚之看着阿槐的背影,忽然想起临行前祖母说的话:"若遇危难,可往江南槐月渡,寻一个发间簪绿石的女子。切记,莫要问她姓名,莫要与她对视..."他低头看向怀中的黑猫,那畜生不知何时已没了气息,尸体化作一滩腥臭的黑水。而沈砚之的心口处,那墨色纹身正像活物般蠕动着,渐渐爬上他的脖颈。子时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阿槐的银簪突然迸发出刺目的光芒。沈砚之看见无数槐树枝从船板下钻出,结成巨大的囚笼,将黑雾困在中央。而阿槐的身影在光华中渐渐变得透明,她的青布衫化作嫩绿的新叶,发间开出串串白花。"沈砚之,"她的声音变得轻飘飘的,像风穿过树叶,"铃铛...别忘了..."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雨幕时,沈砚之发现自己躺在槐月渡的岸边。乌篷船和老艄公都不见了,只有腰间的镇魂铃还在微微发烫。他摸了摸心口,那墨色纹身已经消失,只留下三道浅浅的疤痕,像三片槐树叶。渡口的老槐树下,放着个小小的布包。沈砚之打开一看,里面是支银簪,簪头的绿松石依旧黯淡无光。而布包的角落,绣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字:阿槐。他忽然想起昨夜她的眼睛,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眸子,在最后一刻竟盛满了泪水。像暮春的雨,缠绵,却又决绝。

第二章 镇魂铃的裂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方便以后阅读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第1章 猫妖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第1章 猫妖记.并对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