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寻矾记

作品: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作者:这木瓜真润|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3 20:41:48|字数:6706字

那老汉叹了口气,示意同伴放下武器:“军爷明鉴,我等都是永春附近的农户。连年战乱,赋税沉重,不得已才来这废弃矿洞采些矾石,烧制成明矾,偷偷卖给城中药铺换点粮米糊口。”

王审知仔细打量这些人,确实都是面黄肌瘦的农民模样,不由心生怜悯:“老人家,私采矿产可是重罪。”

老汉苦笑道:“若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来这鬼地方?这矿洞邪门得很,进来久了就会咳嗽、胸痛,已经有好几个兄弟...”他说到这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脸色变得苍白。

王审知心中一动,忽然明白所谓“山神发怒”是怎么回事了。他现代人的知识告诉他,这很可能是矿洞中的粉尘或者有害气体导致的职业病!

“老人家,你们是不是经常咳嗽、胸痛?严重时还会发热?”王审知问道。

老汉惊讶地抬头:“军爷如何得知?”

王审知没有直接回答,转而问道:“你们炼矾的法子,能让我看看吗?”

在老汉的带领下,王审知参观了这处地下工坊。这些农民用最原始的方法煅烧矾石,然后溶解、结晶,制出纯度不高的明矾。效率低下不说,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赵革仔细查看了他们生产的明矾,摇头道:“杂质太多,用作染色尚可,净水效果恐怕不佳。”

王审知沉思片刻,突然对那老汉道:“老人家,若我聘你等为官办矿工,按月发饷,提供安全保障,你等可愿为我军效力?”

老汉和同伴们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军、军爷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王审知正色道,“不过有几个条件:一要听从指挥,安全生产;二要将炼矾工艺加以改进;三产出的明矾优先供应军需。”

老汉激动得几乎要跪下:“若真如此,军爷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这鬼地方,我们早就不想呆了!”

王审知赶忙扶住他:“不过在此之前,得先解决你们的健康问题。”他转向张渠,“立即派人回营,请郑伯带些治疗肺病的药材过来。再调一队人手,在此搭建临时营房,改善通风条件。”

接下来的三天,王审知几乎没有回营,亲自留在矿洞指挥整改。他根据现代矿业安全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开挖通风井、制作简易防尘面罩、建立轮班制度、设置安全监督岗等。

赵革则专注于改进炼矾工艺。凭借多年的工匠经验,他设计了一套新的结晶装置,大大提高了明矾的纯度和产量。

郑伯到来后,为矿工们诊治开药,并对矿洞的卫生条件提出了许多建议。让人意外的是,这位看似固执的老军医对王审知的安全措施大为赞赏,甚至主动要求留在矿洞几天,观察效果。

第三天傍晚,第一批高质量明矾终于产出。看着晶莹剔透的明矾结晶,王审知长舒一口气。

“参军真乃神人也!”陈三不知何时也壮着胆子进了矿洞,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啧啧称奇,“这邪门地方,竟被参军变成了宝地!”

王审知笑道:“哪有什么山神,不过是不懂防护罢了。陈三哥,我想请你做个矿监,负责此地的安全管理和与乡民的协调,你可愿意?”

陈三受宠若惊,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参军放心,某定当竭尽全力!”

返程的路上,王审知心情复杂。他解决了明矾短缺的危机,却发现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技术和知识被垄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百姓即使守着宝藏也不知如何利用,甚至因此受害。

“赵老,”王审知突然对身旁的老匠人说,“回去后,我想在天工院下设一个‘格物堂’,专门研究各类工艺技术的改进与传播。您可愿主持此事?”

赵革浑浊的眼中闪过一道光:“参军是说,让匠人的手艺也能登堂入室,传之后世?”

“正是。”王审知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知识不该被垄断,技术应当造福万民。这是我的一点痴心妄想。”

赵革沉默良久,缓缓道:“若真如此,老夫愿效犬马之劳。”

回到军营时,已是夜幕低垂。王审知却意外地发现,帐中等候他的不只是积压的文书,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阿拉伯商人阿卜杜拉。

“尊敬的王参军,听说您在寻找明矾?”阿卜杜拉操着带有异域口音的汉语,笑容可掬地行了一礼,“我在波斯的朋友们有一种更高效的明矾提炼法,不知您是否有兴趣?”

王审知心中一动,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广阔。而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或许将是他改变这个时代的关键。

他微微一笑,对阿卜杜拉做了个请的手势:“愿闻其详。”

喜欢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方便以后阅读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第12章 寻矾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第12章 寻矾记并对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