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带来的异域知识与珍奇货物,如同在福建这片热土上投入了一块巨大的磁石,不仅吸引了王审知核心圈子的全部注意力,更在泉州乃至整个福建的商贾圈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港口日夜不停卸货的盛况,那些从未见过的奇异器物、散发着浓郁香料的木箱、以及被严密护卫送入天工院的“知识”木箱,都成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
商人们的嗅觉最为灵敏,他们意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正伴随着阿卜杜拉的船队,降临福建。
王审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涌动的商业潮汐,也深知必须将其纳入有序、可控且能为己所用的轨道。就在阿卜杜拉归来后的第五日,一场决定福建未来海洋战略的重要会议,在节度使府的议事厅内召开。
与会者除了王审知、陈褚、李尤、鲁震等核心成员,阿卜杜拉作为特邀顾问出席,此外,还罕见地邀请了泉州几位最具实力和声望的海商代表。
议事厅内,气氛与商讨军国大事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几分激昂与期待。
“诸位,”王审知开门见山,声音洪亮,“阿卜杜拉先生远航归来,不仅带来了友谊与货物,更让我们看到了海洋之外广阔天地蕴含的无限可能!福建多山,耕地有限,若要强盛,必向海洋!故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议定一事——设立‘福建路市舶海运司’,简称海运司,总管一切涉海贸易、造船、航运及海防事宜!”
此言一出,几位海商代表眼中顿时爆发出精光,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神。他们以往从事海贸,虽获利丰厚,但也要面对官府层层盘剥、海盗肆虐、信息不畅等诸多困难。若能有官方主导并提供保障,无疑是天大的利好。
一位姓林的海商会长按捺不住激动,起身拱手:“王司马高瞻远瞩!设立海运司,实乃我福建商民之福!以往我等行船海上,如无根浮萍,若能得官府支持,统一调度,共抗风险,海贸规模必能倍增!”
王审知微笑颔首,示意他坐下,随即看向陈褚:“元亮,你将海运司的章程草案,向诸位阐述一下。”
陈褚展开一卷绢帛,朗声道:“海运司之架构与职能如下:一、设提举一人,由王司马兼任;副提举二人,由陈褚与阿卜杜拉先生担任,陈褚负责内部协调、律法制定及账目审计,阿卜杜拉先生负责海外商路拓展、番商接待及航海技术咨询。”
让一位异域商人担任如此重要的副职,这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几位海商代表和阿卜杜拉本人都露出了惊讶之色。阿卜杜拉连忙起身,右手抚胸,用略带口音的官话郑重说道:“承蒙王大人信任,阿卜杜拉必竭尽所能,让福建的旗帜飘扬在更远的海洋!”
陈褚继续宣读:“二、下设四曹:贸易曹,负责与番商洽谈、货物定价、征收关税(拟定值十抽一,远低于前朝及周边势力);船政曹,负责督造、维修官民海船,制定造船标准,引进融合中西先进技术;航运曹,负责规划航线,管理港口,发放船引(通行证),并组织护航舰队;海防曹,由李尤将军兼管,负责肃清海盗,保卫航路安全。”
这套架构,几乎涵盖了现代海关、港务、造船、航运和海岸警卫队的全部职能,思路之超前,令在场众人,尤其是那些精于计算的海商,都深感震撼。他们意识到,这位王司马所图非小,是要建立一个高效、强大且能持续盈利的海洋帝国雏形!
“王司马,”另一位姓黄的海商提出了实际关切,“章程甚好,但不知这护航舰队规模几何?如何确保能抵御日益猖獗的海盗,尤其是南汉伪装的那些?”
李尤洪声答道:“此事无需担忧!首艘新式福船‘泉州号’不日即将下水,后续还有三艘在建。鲁大匠正在为战船加装改良后的火器,雷火营亦将抽调精锐登船训练。届时,我水师战力,绝非寻常海盗乃至南汉水军可比!” 他的话带着军人特有的自信,给商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鲁震也闷声补充道:“新船采用了阿卜杜拉先生带来的部分设计,船体更稳,航速更快,载货更多。加上新式火器,海上遇敌,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王审知最后总结,目光扫过每一位海商代表:“海运司并非与民争利,而是要与民共利!官府负责搭建平台、制定规则、提供保护,具体的贸易、运输,依然仰赖诸位之力。
海运司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造船、组建商队,并可依据贡献,获得相应的海运司份子(股份),共享海贸红利。此外,凡是在海外为本镇寻回重要作物种子、技术典籍或特殊工匠者,官府将予以重奖,乃至授予官职!”
“共享红利?”“重奖寻种觅技?”这几个词彻底点燃了商人们的热情。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是缴纳关税的商人,而是可以参与到这个庞大海洋事业中的一份子,其积极性和归属感将不可同日而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