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船队发现巨大岛屿链的急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巨石,在王审知心中激起了远比雷公峡大捷更为深远的涟漪。他反复阅读着孙海那用词简练却信息量巨大的报告——“岛屿链绵延似无尽头”、“土人高大,肤染奇异图腾,石斧骨箭,不谙金属”、“草木禽兽,多未曾见”、“气候温润,土地肥沃”……
“迥异之地……巨大岛屿链……”王审知在书房内踱步,目光灼灼,“孙海描述的地理位置、风物人情……与我所知的那个位于大洋之间的巨大岛屿群,何其相似!难道,我们真的触碰到了那片传说中的‘澳洲’的边缘?”
这个念头让他心潮澎湃。若真如此,那将是一个比台湾庞大无数倍的新天地,资源、空间、战略意义无可估量!
他立刻召集核心幕僚。当陈褚、鲁震、李尤、林谦听到孙海的描述和王审知的推测时,无不震惊动容。
“大人,若此地真如您所推测,其广袤远超台湾,那……那将是我福建千载难逢之机!”陈褚声音都有些发颤。
鲁震更是激动地拍着桌子:“管它是什么洲!既然发现了,就是咱们的!大人,给某家时间,某家定能造出能跨越大洋的巨舰!把咱们的人,咱们的物件,都运过去!”
李尤则更关注现实问题:“孙将军船队补给消耗巨大,且孤悬海外,风险不小。是否需要末将派兵接应,或增派补给船队?”
林谦也迅速进入角色:“如此新地,物产必有特异之处。可令孙将军船队,设法与土人交易,获取当地特有之物产、种子,尤其是可作为药材或新作物者,价值连城!”
王审知压下心中的激动,冷静地分析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操之过急。孙海船队目前只是发现了边缘岛屿链,对其主体大陆情况、面积、内部环境、潜在风险一无所知。冒然大规模进入,恐有不测。”
他做出决断:
“第一,立刻以我的名义,给孙海回信。嘉奖其探索之功,所有船员记大功!命令他,以已发现的岛屿为前进基地,谨慎向内陆及周边海域探索,首要任务是绘制更精确的海图,了解洋流、气候,评估航行风险与资源潜力。与土着接触,务必友善,以物易物,学习其语言,了解其社会结构,切忌恃强凌弱,引发冲突。安全第一,若遇不可抗之风险,即刻返航!”
“第二,鲁震!”王审知目光转向这位技术核心,“现有的‘开拓号’和‘海隼级’用于近海和南洋尚可,但要进行跨大洋的稳定航行和物资人员输送,还远远不够!我要你立刻着手设计一种新型的、更大的、更坚固的远洋船只!要求载重量大、航程远、抗风浪能力强、能搭载更多人员和给养!可以借鉴福船、阿拉伯帆船乃至我们已知的所有船型优点!名字……就叫‘探索级’!”
鲁震眼中精光爆射,如同听到了最美妙的乐章,轰然应诺:“大人放心!某家心里已有草图!必不负所托!”
“第三,元亮,你统筹规划。以此新发现为契机,制定一个长期的‘大洋探索与发展方略’。包括但不限于:后续探险船队的组建与派遣、移民政策(初期以志愿的军人、工匠、农民为主)、与土着的关系准则、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流程、以及……未来可能设立的海外都督府的架构设想。”
“第四,李尤,水师需组建一支专门的‘远洋护航分队’,开始进行远海、恶劣海况下的适应性训练,为未来的大规模跨洋航行保驾护航。”
“第五,林谦,市舶司要开始留意和收集所有关于远洋航行所需特殊物资的信息,比如耐储存的食物、药品、特殊木材、帆布等。同时,孙海船队带回的任何新物产样本,都要第一时间送至天工院格物科分析研究!”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将最初的震惊与激动,迅速转化为系统性的、可执行的行动计划。福建的机器,再次为了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而高速运转起来。
数月之后,孙海的第二份、第三份报告相继送达。他们沿着岛屿链继续探索,确认这确实是一片规模极其庞大的陆地,海岸线曲折,内部似乎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他们与几个沿海部落建立了初步的、脆弱的友好关系,用铁钉、小镜子和布匹换取了当地特有的植物种子(一种结着巨大袋子的树种,被孙海命名为“袋鼠草”)、颜色鲜艳的鸟类羽毛以及一些奇特的矿石样本。他们也遭遇了危险,一次深入内河勘探时,遭到了体型巨大、跳跃如飞的怪兽(根据描述,疑似袋鼠)的骚扰,还有船员被一种从未见过的毒虫咬伤,险些丧命。探索的艰辛与机遇并存。
与此同时,泉州天工院船坞内,鲁震主导设计的“探索级”远洋船的首舰——“破浪号”,开始了龙骨铺设。它的设计尺寸远超“开拓号”,采用了更加粗壮的龙骨和更多的水密隔舱,船体线条兼顾稳定性与速度,帆装系统极为复杂,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王审知甚至提出了在船舱底部设计专门用于种植豆芽、蔬菜的“水培槽”概念,以解决长期航行中的维生素补充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