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朱宏达特地订的,产自丰南山牧场,喝上一口就能尝出不是市面上那种便宜货,又香又浓。
孩子最馋这个。
吐司直接上手撕着吃,松软又有嚼劲,拉丝效果十足,嚼起来特别带劲。
原味最对胃口。
一整块吐司,三个人分着吃了个干净。
每人还吃了个流心蛋,外加几片煎得焦脆的培根。
最后把热乎的鲜奶一喝,肚子全饱了,暖烘烘的。
早饭一结束,大人要上班,娃得去幼儿园。
苗侃时间灵活,摊子去不去都行。
文斌和小岚俩人靠得住,交待的事根本不用盯着。
“爸爸!我不想上学,我想在家陪你!”
苗柴姿一把搂住苗侃的手臂,脑袋一个劲往他肩膀上蹭,撒起娇来。
这招她常用,专用来赖学。
可这次她真不想走,就想跟爸爸多待一会儿。
“晚上才能见你,我会想你的。”
苗侃笑着揉了揉她的小辫子。
“中午我也回不来吃饭。”
朱雪蓉也小声嘟囔了一句,语气里竟也有点委屈。
周一一堆会,别的区酒店主管还要过来汇报,忙得脚不沾地。
估计饭都顾不上扒一口。
“再忙也得按时吃东西。”
苗侃认真提醒她。
以前她可是把工作排第一位,饭点过了三四个钟头才想起来饿,结果常常饿过头。
胃最经不起这么折腾,早晚出毛病。
现在好多了,起码记着点三餐。
“知道啦!”
朱雪蓉也学着女儿的样子,抱住了苗侃另一条胳膊。
一家人依偎了一会儿,苗侃把早准备好的午饭拿出来分装。
盐酥鸡块、卤得透香的牛肉、凉拌油麦菜加蒜泥。
米饭是用抽中的舒兰米煮的。
舒兰挨着五常,算是“亲兄弟”,米质完全不差。
粒粒修长饱满,蒸出来又软又糯,香味扑鼻,吃一口满嘴回甘。
这米油性足,饭碗空了也不沾米粒,隔夜也不硬,放三天都跟新的一样。
说是大米里的顶级货,一点都不夸张。
既然朱雪蓉也顾不上回家吃饭,苗侃干脆给她也装了一份一模一样的,换上新的不锈钢保温饭盒。
“甜点要不要?”
“那还用说?当然要!”
这话一出口就多余,谁会嫌甜点多?
“不是留着饭后吃的,是下午饿了垫一口。”
他又打包了两份提拉米苏,安排得明明白白。
孩子上学由朱雪蓉顺路送去。
娘俩出门后,苗侃顺手收拾了饭桌,接着和文斌、小岚一起把要用的食材往车上搬。
早摊今天不去,让文斌他们顶着。
他顺手把锅里剩的一点米饭挖出来,拌上牛肉卤汁,端去喂汉堡。
汉堡尾巴摇得像风扇,低头吃得吧唧响,吃得那叫一个香。
陪狗玩了几分钟,苗侃就开始收拾屋子——拖地、洗衣、擦家具,里里外外拾掇干净。
天好得不行,阳光透亮,他干脆把被子枕头全抱出去晾晒,除潮杀菌,顺便晒死螨虫。
九点半。
小院里,汉堡在苗侃脚边转圈追球。
嗡——
手机震了。
他一接,是老赵,那家一次性餐具店的老板,之前托他找一批装西点的纸盒。
老赵店里没货,但有人脉。
现在东西到了,快递打包得严实,沉甸甸一大包。
快递小哥送到门口,苗侃签了字。
五千个白底瓦楞纸盒,内面带油光,四分一个。
还搭了批塑料叉子。
苗侃把东西归置好,转身出门,准备大批量采买西点原料。
下午打算上新,卖几种西点。
其实这行利润高得很,一小块蛋糕卖二三十块起步,有的甚至卖到四十。
菠萝包十块出头,蛋挞泡芙三五块一个,看着不贵。
可成本真不高,最大的开销是人工和铺租。
苗侃做这生意,不会砸价搅局,搞恶性竞争没意思。
但他有个信条:价格和别人一样,味道必须甩出一条街。
值这个价,才算硬道理。
“汉堡,看家啊,爸爸出门一趟。”
“呜~”
他发动车子,直奔批发市场,大批采购材料。
不做花里胡哨的创新,就做市面上最常见的三样:提拉米苏、菠萝包、蛋挞。
今天先试水这三款。
……
同一时间,阳光小学门口炸锅了。
因为接娃的车太多,交通部门觉得乱,就在双向车道中间加了护栏。
人行道那里断开,改用隔离桩。
整条路中间都被拦死,车想掉头只能去街口。
可家长接娃必须临时停车,一停一大片,中间又没法调头,结果堵得更狠了。
喇叭声此起彼伏,吵得人心烦。
苗记的餐车直接被卡在路口进不来。
连原本的摆摊地也被电动车占满,一点空地都没有。
“靠!谁出的这馊主意装护栏?”
“交通部门真是闲出毛病!这下比原来还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