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整,大家一起去食堂吃早餐。李师傅刚把粥桶端出来,白粥、小米粥、八宝粥冒着热气,蒸笼里的包子、馒头还在 “滋滋” 冒油,林枫已经去巷口买好了豆腐脑和茶叶蛋,放在王建军面前。
“王哥,先喝豆腐脑,你说这家的最养胃,” 林枫把勺子递给他,“我还加了点香菜,没放辣,你尝尝。”王建军接过勺子,喝了一口,胃里瞬间暖了不少:“还是你细心,记得我不吃辣。昨天聚餐你们吃的烤串怎么样?韩鹏之前还说要给我留烤鸡翅,没坏吧?”“没坏!我特意放冰箱了,” 韩鹏赶紧说,“中午热一下给你吃,我妈腌的萝卜干也给你留了一大勺,配粥正好。” 说着,他把玻璃罐里的萝卜干舀了一勺,放在王建军的碟子里。王建军尝了一口,点点头:“好吃,比我家那口子腌的还香,回头让你妈教教她。”
秦奋从保温桶里倒出小米粥,递给王建军:“我爱人煮的,放了红枣,你喝点补补气血。昨天你没来,大家都惦记你妈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好多了,就是还得按时吃药,” 王建军喝着粥,语气松了些,“医生说再养一个月就能下床走动了,到时候我带她去公园散步,说不定还能碰到咱们去烧烤。”“那太好了!” 李天凑过来说,“到时候我给阿姨烤玉米,我妈说我烤的玉米最甜。”张卫国也跟着说:“我让我爱人做些包子,带去给阿姨当早餐,她做的豆沙包,老人家肯定爱吃。”
苏锐这时端着一盘包子过来,放在王建军面前:“李师傅刚蒸好的菜包,没放太多油,你吃两个。对了,我昨天烤饼干的时候,特意多烤了两包无糖的,给阿姨带回去,她血糖有点高,吃这个不碍事。”王建军接过饼干,眼眶有点热:“谢谢苏法医,你想得太周到了,我妈肯定高兴。”“都是一家人,别这么客气,” 刘斌拿起相机,给王建军拍了张照,“你看,这张照片拍得不错,回头洗出来贴在‘破案墙’上,咱们队一个都不能少。”王建军笑了,拿起包子咬了一口:“好,下次聚餐,我一定到,还把我妈做的酱菜带来,让大家尝尝。”
八点半,大家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当天的工作。王建军从勘查箱里拿出电动车案的痕迹报告,分给每个人:“这是最后一份痕迹总结,现场提取的淡蓝色纤维和赵磊工装的成分完全一致,还有车轮印的比对结果,都附在后面了,归档的时候注意别漏了。”“辛苦你了,” 林枫接过报告,仔细翻看着,“昨天你还在陪阿姨,居然还把报告整理好了。”“没事,晚上等我妈睡了,我就整理了一会儿,” 王建军揉了揉太阳穴,“咱们队的事,不能因为我个人的事耽误。”秦奋这时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累了,今天你先整理报告,回访的事让林枫和李天去,你下午早点下班,陪阿姨去散步。”“不用,我能行,” 王建军摇摇头,“回访的时候我也去,菜市场的地面痕迹我熟,说不定还能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韩鹏和苏锐在角落的小桌子上准备泡萝卜,王建军走过去,看了看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你们这萝卜条切得有点粗,泡的时候不容易入味,我教你们个窍门,把萝卜条切成长短一致的小段,再在表面划几道小口,这样汁能渗进去,更入味。”“真的吗?” 韩鹏赶紧拿起刀,“王哥你教教我,我妈总说我切的萝卜条不好吃。”王建军接过刀,手法熟练地切着萝卜条:“你看,这样切,每段大概五厘米长,表面划三道小口,别太深,不然泡的时候容易碎。”苏锐看着切好的萝卜条,点点头:“还是王哥有经验,下次腌萝卜干,也请你指导指导。”
张卫国这时在整理 “破案墙”,把刘斌昨天拍的晨光照片贴在上面,王建军走过去,指着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拍得好,幸福巷的老槐树,我小时候经常在树下玩,现在还能看到,真亲切。”“是啊,” 张卫国笑着说,“我孙子昨天还问我,‘老槐树是不是比爷爷还老’,我说是啊,这棵树见证了咱们北郊的变化。”王建军拿起孙子画的画,看着那个拿着放大镜的小人,笑了:“小侄子画得真像,我小时候也喜欢拿着放大镜看蚂蚁,没想到现在成了搞痕迹的。”
李天这时拿着笔记本走过来,问王建军:“王哥,上次你教我看车轮印,我还有点没明白,你能再给我讲讲吗?比如怎么通过车轮印判断电动车的型号。”“好啊,” 王建军拉过一把椅子,让李天坐下,“你看,不同型号的电动车,车轮的宽度和纹路都不一样,比如赵磊偷的那辆粉色电动车,车轮宽度是三厘米,纹路是斜纹的,而红色电动车的车轮宽度是三点五厘米,纹路是横纹的,通过这些细节,就能判断电动车的型号……”李天认真地听着,笔尖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时不时点头,办公室里满是纸张翻动的 “哗啦” 声和偶尔的讨论声,温暖又踏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