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清晨的天还没亮透,北郊通往临市的国道旁,废弃加油站的阴影里,林枫、李岚带着十余名刑侦队员、禁毒队员,早已埋伏就位。加油站的顶棚锈迹斑斑,加油机早已报废,地面布满碎石和杂草,只有一盏破旧的路灯,在晨雾中发出微弱的光,勉强照亮周围十几米的范围。
“韩鹏,阿凯那边情况怎么样?” 李岚对着对讲机低声问,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国道的入口 —— 这里是 “蛇头” 来加油站的必经之路。
“李队,阿凯已经出发了,骑的红色摩托车,按照计划往加油站来,情绪有点紧张,但能控制住,” 韩鹏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我们的人伪装成路人,在他后面跟着,确保他安全。”
林枫透过望远镜,观察着加油站周围的环境 —— 国道上车流稀少,偶尔有重型货车驶过,扬起一阵尘土;加油站东侧是一片玉米地,秸秆已经枯黄,便于隐藏;西侧是茂密的杨树林,枝叶交错,既是天然的屏障,也可能成为嫌疑人逃跑的通道。
“所有人注意,保持隐蔽,手机调静音,没有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林枫对着对讲机下达指令,“重点观察白色面包车和戴墨镜、左手有蛇形纹身的男性,一旦发现目标,立刻汇报。”
十分钟后,一道红色的光影划破晨雾,缓缓停在加油站门口的大树下 —— 阿凯骑着红色摩托车来了。他戴着头盔,坐在车上,双手紧握车把,身体微微发抖,显然还在害怕。林枫通过望远镜看到,阿凯的衣领里露出一截微型窃听器的导线 —— 这是昨晚技术科给他安装的,能实时传输声音,同时还安装了定位器,确保他的行踪在掌控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晨雾渐渐散去,东方泛起鱼肚白,阳光慢慢穿透云层,洒在国道上。七点十五分,一辆白色面包车从北郊方向驶来,车速缓慢,车身上贴着醒目的 “货运” 贴纸,车牌号是临市的牌照 —— 与阿凯供述的特征完全吻合!
“目标出现!白色面包车,临市牌照,贴货运贴纸!” 李岚压低声音,通过对讲机通知所有人,“各小组注意,保持隐蔽,等目标停车后,密切观察驾驶员情况。”
白色面包车在加油站门口停下,与阿凯的摩托车保持着五米左右的距离。车窗缓缓降下,驾驶座上坐着一个戴着黑色墨镜的男人,左手搭在车窗上,虎口处的蛇形纹身在晨光下清晰可见 —— 正是他们追查了半年的 “蛇头”!
“确认目标,‘蛇头’本人!” 林枫的心跳瞬间加速,但语气依旧沉稳,“各小组保持监控,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和阿凯交接完毕,跟踪他去临市望江码头,在交易现场实施抓捕,争取人赃并获!”
“蛇头” 环顾四周,眼神警惕地扫过加油站的每个角落,甚至下车绕着面包车走了一圈,确认没有异常后,才对着阿凯喊道:“东西带来了吗?”阿凯摘下头盔,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 —— 上面是他伪造的 “刀疤陈” 最新联系方式(实际是警方监控的号码),他双手发抖地递过去:“买家的最新消息,都在这上面,他说十点准时在码头见。”
“蛇头” 接过纸条,快速扫了一眼,又从副驾拿出一个信封,扔给阿凯:“这里面是‘刀疤陈’的特征照片和交易暗号,记住,只许看,不许留,交易结束后把信封烧了。”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明显的本地口音,却刻意夹杂着几分临市腔调,显然是为了混淆身份。
“知道了。” 阿凯捡起信封,快速塞进怀里,重新戴上头盔,发动摩托车,装作慌乱的样子,往北郊方向驶去。
“蛇头” 看着阿凯离开,又警惕地观察了几分钟,才重新上车,白色面包车立刻启动,加速往临市方向驶去。
“跟上!” 林枫一声令下,埋伏在玉米地和杨树林里的警车立刻启动,保持着两百米左右的安全距离,悄悄跟在白色面包车后面。
“林哥,阿凯已经安全离开,我们的人在后面护送,” 韩鹏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蛇头’的车速加快了,现在大概八十码,没有察觉被跟踪。”
“保持距离,交替跟踪,” 李岚叮嘱道,“‘蛇头’很狡猾,肯定会时不时观察后视镜,我们的车不要一直跟在后面,让一号车和二号车轮流跟进。”
车队沿着国道往临市方向行驶,白色面包车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车速,中途只在一个加油站停了一次 ——“蛇头” 下车买了瓶水,全程戴着墨镜,没有与任何人交流,买完水立刻上车,继续赶路。“他很谨慎,没有停留,看来是急于完成交易,” 林枫说,“李队,临市那边的布控怎么样了?”
“临市禁毒支队的老周已经在望江码头布控完毕,” 李岚拿出手机,看着临市传来的实时画面,“码头的进出口都设置了检查点,货运区安排了便衣队员,‘刀疤陈’一旦出现,就能立刻锁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