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19-11-07 00:00:44|字数:8570字

因此总体而言,首先汉译佛典龙女故事中龙女都是将自己放在非常低的位置上与人说话,她们常常使用敬语,这些敬语不仅仅只对自己的恩人说,对于长者也是如此,体现出龙女尊卑分明,同时也从这个层面上体现出了龙女在印度的地位非常之低下。

另外汉译佛典中的龙女语言非常少,并且多采用四字句来说话,体现出了明显的骈文风格。

她们通常喜欢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另一方面,她们说话时比较豪爽直率,不喜欢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法,因此她们的语言显得较为粗犷,其显现出来的是兽类的语言方式,而少了人类或者仙人说话的温文尔雅,含蓄曲折。

“龙变为人身。语商人言。天施我命今欲报恩。可共我入宫。当报天恩。”

“商人答言。汝等龙性卒暴嗔恚无常。或能杀我。答言。前人系我。我力能杀。彼但以受布萨法故。都无杀心。何况天今施我寿命。而当加害。小住此中。我先入摒挡。问龙女言。此人何故被系。龙女言。此有过我欲杀之。”

“商人言。汝莫杀。不尔要当杀之。商人言。汝放彼者我当食耳。”

“白言。不得直尔放之。当罚六月摈置人间。”

“龙女自言。天今欲食何等食。答言。欲须阎浮提人间食。”

“商人问言。汝有如是庄严用受布萨为。答言。我龙法有五事苦。何等五。生时龙。眠时龙。淫时龙。麒时龙。一日之半三过。皮肉落地热沙爝身。复问。汝欲求何等。”

“答言。我欲求人道中生。问我已得人身应求何等。答言。出家难得。”

“又问。当就谁出家。答言。如来应供正遍知今在舍卫城。未脱者脱。汝可就出家。便言。我欲还归。龙女即与八饼金语言。此是龙金。足汝父母。眷属终身用不尽。”

这段话出自《商人驱牛以赎龙女得金奉亲》,讲的是龙女将自己的救命恩人称之为“天,这种敬语体现了她对于对方的感恩和尊重,或者是敬重之情。

龙女不仅仅只在一个地方运用了“天这个敬语,而是但凡提到对方时,龙女均使用这个字,体现出她在语言里处处留心,是个谨言慎

行的人。

当商人问到龙女的苦处时,龙女并没有回避这个可能会让她痛苦的问题。

尽管商人救了龙女的命,但是实际上他们此时依然是陌生人。

龙女非常诚实的说出了真实的答案,态度恳切,说明龙女是个非常信任别人的人,是个真诚的人。

龙女原本打算将两条奉命守护自己但是却偶然犯错的龙杀死,经过商人的劝告之后龙女答应不杀它们,但是要将它们放置到人间受六个月的苦。

虽然起初龙女的处罚决定过于严厉,幸运的是她听从了商人的劝告,并没有伤害它们的性命。

龙女是一位赏罚分明的人,她对它们的处罚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从龙女建议商人出家这件事情上来看,龙女应该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她在明确的劝说别人信仰佛教并出家修行。

龙女在说这番话时更像是一位传教者,她以自己作为事例,身体力行的劝人信佛。

汉译佛典中龙女劝人信教的除了《商人驱牛以赎龙女得金奉亲》之外,还有《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中修成正果的龙女去往南方为更多人讲述佛法。

这两位龙女都扮演着传教者的角色。

汉译佛典作为佛教经书,其目的之一便是传教,让更多的人信仰佛教。

除了佛祖、菩萨、沙弥等人劝人信佛之外,作为动物的龙女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并为别人举例说明佛法之真实与信教的好处。

最后龙女赠予恩人八块龙金作为答谢。

这个举动则体现了龙女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优良品质。别人帮助了龙女,龙女必然会施以厚报。

别人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龙女就会对它们施以刑罚以示惩戒。

在语言方面,龙女话语简洁精炼,没有过多的修饰成分,仅仅只将想要表达的意思展现出来即可。

这样的说话方式更符合龙女作为禽兽的身份。

因为在唐传奇龙女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那些

龙女的语言都是温柔婉转的,更符合一位大家闺秀的语言风范。

“女曰:『父母有训,祗奉无违。虽蒙惠顾,未承高命。日:『我此池之龙女也。敬闻圣族流离逃难,幸因游览,敢慰劳弊。命有燕私,未闻来旨。况乎积祸,受此龙身,人畜殊途,非所闻也。

“龙女曰:『敬闻命矣,唯所去就。释种乃誓心日:凡我所有福德之力,令此龙女举体成人。福力所感,龙遂改形,既得人身,深自庆悦。”

“乃谢释种曰:『我积殃运,流转恶趣。幸蒙垂顾,福力所加,旷劫弊身,一旦改变。欲报此德,糜躯未谢。心愿陪游,事拘物议。愿白父母,然后备礼。龙女还池,白父母日:今者游览,忽逢释种,福力所感,变我为人,情存好合,敢陈事实。龙女惊寐曰:『斯非后嗣之利,非徒我命有少损伤,而汝子孙当苦头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七十五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七十五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