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19-12-20 00:01:07|字数:8244字

这里可以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西园记》这个故事,虽然听名字它和西游记有几分类似,也涉及到了鬼怪,但其实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首先,这个故事的题目作“错认的赵玉英改名缔好,误撇的王玉真易姓联姻;苦楚了王白丁死生无据,便宜了张绣林人鬼交亲。”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讲的是楚国襄阳书生张继华,字绣林,自称有状元之才,与侠友夏韫卿游学杭州,寄居净业寺。

张生独自寻幽至西园,于红楼下披草而眠,被掉落额头的一枝折梅惊醒,巧遇王玉真,与之赋诗留情,却误以为是陶斋赵公之女赵玉英。

玉英娇怯善病,其父赵礼又把她许配于无赖公子王伯宁,玉英深感婚姻不幸,悒郁寡欢,旋即身亡。

王玉真的亡父简庵公与赵公乃同僚,她寄居在西园外,与赵玉英结为姊妹,玉英亡殁,梁夫人忧伤思女,收玉真为过房女儿。

王伯宁欲续娶玉真,起初赵礼以同姓通婚不宜推辞,后以科场中第许亲,王伯宁大字不识,终因科场舞弊而落榜,加之平日贪恋酒色,重病身亡,做了鬼仍然纠缠玉英,欲强与之结为阴间夫妇,又被玉英唾弃。

张继华高中二甲,唤玉英魂前来幽会。

赵礼欲将玉真许配张绣林,恰逢张生与玉英幽媾两月,不忍负心,欲辞退赵府姻亲,经玉英相劝,他与玉真结为夫妇,入赘赵府。

玉英托梦玉真,赵礼为亡女做道场,玉英魂升入仙界。

一封丹凤诏飞下九重来,分别授予赵礼、张绣林等封赏和官职。

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了,首先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因为一般传奇中的情鬼形象多为女鬼,当书生知晓与其幽会的女子为鬼魂时,总是先作恐慌之状,但又为真情之鬼所感动,最终相恋。

像是玉英魂与张生即是如此,足见唯其情才显真,唯其真而显美,正因真、美而使得传奇更显奇幻。

而《画中人》的话,也很有趣,讲的是郑琼枝因庾长明呼画而离魂的奇事,题目为“庾秀才情多证画,郑小姐感重离魂;臊胡子空施狡计,活仙人断配良姻。”

该剧是以唐人的小说真真传事为蓝本,“盖因范文若《梦花酣》一记事实欠妥,别撰此本。意欲与临川《还魂》争胜。”

剧情是这样的,扬州才子庾启,字长明,作画绝色女子,以意会情,以情观相,终日以此为乐,庾期远误以为其子闭门苦学。

华阳真人传庾启叫画之法,呼琼枝,便见一美人由画中走出。

前任江南刺史郑志玄之女琼枝,豆蔻年华,伤春感时,体弱多病,唯听有人唤她,灵魂脱离躯壳,与庾生幽会。

庾启的表兄胡图,设计得到美人图,模仿表弟声音呼琼枝,美人以鬼相唬之,方逃离魔爪。

而庾启因为失画郁郁寡欢之下,重病在身,庾期远亲赴山东攻破贼寇。

时逢郑志玄官迁山东巡抚,闻女亡殁,将其灵柩安置于黄河岸再生寺。

庾秀才赴京赶考,与琼枝的魂灵相遇,开棺救其还魂。

琼枝醒后,与庾启夜奔山东郑府,徐氏见女复生,感慨万分,应允庾生求姻。

胡图受表弟之托向姨丈诉说姻缘事,庾期远却认为儿媳乃妖怪借尸作祟。

关圣帝君监察文场,庾启荣登状元,华阳真人为琼枝证画,消除庾期远的疑虑,庾启与琼枝结为秦晋。

皇帝下诏授予庾状元翰林修撰,其妻琼枝被封为安人,再生寺更名为三生寺。

庾启呼画中美人,与琼枝相识、相恋,历尽百般阻挠,终于喜结良缘,从而又上演了一部精彩的“倩女离魂”。

吴石渠写庾启对美人痴迷,却浑然不知日呼夜唤的琼枝是脱离形骸的魂魄,《魂遇》一出,既知其为鬼,则哭抱曰:“情之所在,岂异生死?恨不同穴,何有干惧?”

乃至看到琼枝还魂而欣喜若狂,正所谓“天下人只有一个‘情’字,情若果真,离者可以复合,死者可以再生。”

关于“情”,第1出《画略》副末登场,便云:“世事茫茫如画本,竖抹横涂,颠倒随人哂。唤画虽痴非是蠢,情之所到真难忍。”

由此足见,粲花之曲极力畅写的真情,恰是承继了汤若士倡导的至情精神,其本质特征在于“可以超越生死、阴阳的界限,体现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无限可能,它可以突破社会规范、人伦秩序,显示出传统礼教社会的巨大冲荡力。”

像是梁廷柟《曲话》评曰:“石渠才情绮丽,撰曲四种,甚为艺林所称。笠翁引与玉茗并论,不为无见。”3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像是《娇红记》、《风流院》、《鹦鹉洲》等皆演绎了跨越仙界、人间、冥界的感人故事。

如《娇红记》中原为仙子的申纯与王娇因贬谪下凡,经历了人间情感纠葛,以身殉情,终回归仙界,可以说他们的情感历程是仙界——人间——冥界——仙界。

而《风流院》中的冯小青因姬妾地位之卑微而受排挤,被迫独居孤山而枉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一十七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一十七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