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1-06-13 20:46:55|字数:8612字

当然了,虽说牛魔王只为孙悟空路途所遇妖王之一,但他自身的修行之路也和孙悟空有着相类似之处。

因为白牛对于佛家而言寓意特殊,于是作者也让牛魔王这只白牛之王历经了被寻、被遇、相斗、显象、被降、归家的修行之路。

孙悟空因为有了取经的佛念,才可能有了寻牛、遇牛、斗牛的经历,但真正使牛儿归顺而降的正是佛家旨意,第六十一回中有:

早有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阻住道:

“牛魔,你往那里去!我等乃释迦牟尼佛祖差来,布列天罗地网,至此擒汝也!”

正说间,随后有大圣、八戒、众神赶来。那魔王慌转身向南走,又撞着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挡住喝道:

“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也!”

牛王心慌脚软,急抽身往东便走,却逢着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迎住道:

“你老牛何往!我蒙如来密令,教来捕获你也!”

牛王又悚然而退,向西就走,又遇着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敌住喝道:

“这厮又将安走!我领西天大雷音寺佛老亲言,在此把截,谁放你也!”

那老牛心惊胆战,悔之不及。

见那四面八方都是佛兵天将,真个似罗网高张,不能脱命。

可见孙悟空单枪匹马是无法真正使牛魔王降服的,在多数众多泼法金刚的帮助下,才使得牛魔王无处可逃,束手就擒。

牛王归缴的结局对整个故事的寓意是双重性的。

佛旨不但解决了孙悟空战斗不下的困难,也让牛魔王退去野性的妖气,从而显现真身。

而此,这种结构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巧妙复线,定心同归。

这两条线索并不是只有情节上的交叉,而且在人物最终的结局上十分一致。

在茫茫取经路途中,牛魔王不同于寻常之妖物,它与孙悟空有着八拜之交,曾一起贪杯寻乐,也一起放肆欲求。

却因为不断渗入的人情余温,而与贪求长生与虚妄的孙悟空相区别。

如果说,孙悟空的心猿是对自由的无限声张,而无所羁绊。

那么他就是一头走入世情街头的佛院白牛,为了人情族爱,而无法脱身尘世而成为露地白牛。

他们的修炼,有着相同的佛源,却是本质上的不同。

让身为拜把兄弟的孙悟空一点一点瓦解着他周围的族亲之情,通过观音降服红孩儿,大败如意真仙而获水,武斗智斗铁扇公主,惊赫打死玉面公主,最后使得他拼尽全力,从而无法招架而服。

至始至终,牛魔王对唐僧师徒并未显现出泯灭人性的妖性,反而是步步为营,主在防卫。

但,它最终是需要清静境地而达到悟境的,因此,孙悟空打倒了他的心猿,也铲除着他归佛途中的心魔。

这两条明暗相应的线索相互牵引,形成了这种巧妙的复线结构。

其次是主题体现。

《西游记》这部笼罩在神怪魔幻气象下的小说,对于它主题的阐述也是有着多种层面的不同理解的。

如李安纲就在其着作中大力阐发《西游记》的道家内涵,也不乏观点认为《西游记》隐喻了“心学”这一哲学思想的“放心、定心、修心”过程,此外“游戏”说也被众多学者所肯定。

对《西游记》主题的讨论和研究十分之多,也包罗万象。

总的来说,从整体来观是有着神魔题材表象之下,体现的是儒释道并而兼之,突显佛旨,广铺道文,暗现世儒的特点。

这是作者所在特殊年代背景下所造就,也体现着作者对于所在社会现象,思想潮流的理解和评论。

而本文就单从牛魔王一家入笔,正是为了从小处着眼,剖析这一家族在《西游记》多重主题下的呈现的多彩姿态,以及此家族对于整部作品主题的充实深化拓展之作用。

这可以说为道教的奇趣添彩。

因为我们在上两章中,对牛魔王家族各个成员魔性及人性的个体及小群体分析中,都分别的或多或少的涉及了他们与佛教道教及儒家的关系。

而从整部《西游记》创作背景而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到“奉道流羽客之隆重,极于宋宣和时,元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遍行于人间,明初稍衰,比中叶而复极显赫,成化时有方士李孜,释继晓,正德时有色目人于永,以方技杂流拜官,荣华熠耀,世所企羡,则妖妄之说自盛,而影响自及于文章。

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

相对于佛教的兴盛,道教方术的横行,对于当时朝野的影响,也显得十分具有讽刺性。

《西游记》中而看,道教文化更是比比皆是,但多具有讽刺意味。

从牛魔王家族整体而言,道教的讽刺来得并不强烈,只有如意真仙一人为道士,且在《西游记》众多道士中显得比较平常。

关于牛魔王家族而言,道教所体现出各类形式趣味性大于讽刺性,充满的是童话世界的斑斓色彩而与神秘乏味的道教原旨相区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二百二十五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二百二十五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