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合作,不过是牛刀小试送出的一个礼物罢了,既然错过了赵子明之前成长期,从现在开始努力,为时不晚。
更不要说,这次合作,报酬也很丰厚,至少林跃然知道,大摩(摩根史丹利)也有意插手。
由于没有投行做承销商,意味着就上市不会有一个传统“询价圈购”(bookbuilding)的流程,这种传统的承销流程中承销商根据机构投资者对首次公开上市的实际需求制定发行价格,并由承销商按照发行价格开始向公众股东出售股票。
公司发行成功(譬如超额认购),承销商往往按抽成的方式获取高额的中介费,而且表面看起来越成功(譬如股价低超额认购,其实这种情况下公司吃了哑巴亏),承销商的费用越高。
辉煌公司踢开了承销商,可以避免承销商压低发行价格让公司和创始人吃亏,同时节省了一大笔券商费用,但是缺少这种承销机制就意味着上市没有了传统的开盘价格发现机制。
可以说,有利也有弊,不过赵子明对此异常自信,独断专行,使意唐福庆以此挑选合作伙伴。
作为辉煌公司的CEO,唐福庆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的公司情况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尽管千亿美金的估值不小,但他也比较认同这个判断,就坚决按照领导要求,贯彻执行下去。
为此在市场上挑选了不少投行进行洽谈,有他联系的,也有对方主动上门的。
根据纽交所的相关规定,公司需要聘请专业财务顾问,以便在指定做市商(中介专家)确定纽交所开盘价时与其进行磋商。上市开盘价将由纽交所根据从证券经纪公司收集的买卖订单确定,买单与卖单在纽交所进行价格匹配。指定做市商根据这些订单的情况确定股票的开盘价。
这里面就存在一些风险,作为财务顾问并不会像保荐人那样进行询价圈购,所以也无法向做市商提供询价圈购机制下的定价依据参考信息。而且,在开市之前,也没有承销商向公众出售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价格,这可能会对纽交所根据从证券经纪公司收集的买卖订单的区间范围产生影响。
双方很快步入正题,就相关条件进行洽谈。
亨利·林作为主要财务负责人,一些专业问题很快就把唐福庆问的哑口无言,不得不把财务部的人请来应对。
而同一时间,太平洋彼岸,CIA某处基地。
“吉尔,刚刚收到消息,亨利已经和唐开始接触了”,乔懒洋洋说道,
虽然周边不少同事,他仍旧是一副弱智青年的模样。
吉尔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整个大厅分为五个区域,大家按部就班忙碌着,虽然白裔占了绝大部分,仍可见其他肤色人员。
随着亨利·林的入局,一个针对赵子明全面监控的大网,已经铺开。
自从上海峰会结束,吉尔就把所有精力用在了这上面。
说服老师,提出申请,成立小组,调集资源,整合人员……
历时五个多月,投入上亿美金,调动近百人员,直到今天,吉尔的工作,才算是取得初步成果。
整个专案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有针对赵子明的情报收集、分析人员,有打入敌人内部的潜伏刺探高手,有和赵子明企业向来业务合作的公司高管,甚至有一支武装力量以应对突发事件。
可以说,凡是能想到的资源,都已经配齐。
此刻吉尔掌握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某些小国家的情报组织。
“‘玫瑰’那边一切如常,没有新的消息”,乔边翻资料,边汇报,
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作为“玫瑰”的上线,和对方沟通联系。
“玫瑰”就是潜伏在赵子明身边的棋子,保密程度之高,只有吉尔和艾伦局长知道她的具体身份。
尽管代号“玫瑰”,乔却不能肯定对方是男是女,毕竟情报人员的拿手好戏就是以假乱真,真假难辨。
“好的”,吉尔应了一声。
除了他之外,整个情报中心,没有人有权限,能主动和“玫瑰”联系。
所有人只能被动接受信息。
“这个赵,也太花心了,竟然有这么多女人,无耻”,乔看着手中的女人图片,在一旁嘟嘟囔囔,
在中情局的视线下,没有什么能够隐瞒,赵子明的一切信息,或公开或隐蔽的,工作和生活,重要或琐事,都被收集整理。
自然,关于他的桃色生活,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乔略为一估算,就超过十人,几乎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种马了,对于他这个处男来说,冲击有点大。
简直羡慕嫉妒恨。
“你呀,该找个女朋友了”,吉尔苦笑,摇了摇头。
他让乔分析赵子明的桃色生活,看有没有可乘之机,这家伙却把注意力放在花边新闻上,真是让人无语。
如果两人不是多年的搭档,知道乔在大事上不马虎,吉尔还真不敢放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