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对攻

作品:战国魏武卒|作者:酒中狐|分类:历史|更新:2018-11-19 16:32:15|字数:4760字

ps:兄弟们,上推荐了,助攻来一波,让我们的第一场战役更猛烈一点吧!

青豚马上就要获得自己的成就,我们是不是也要得到属于吾等的荣誉呢!

点点手指,收藏涨起来,推荐涨起来,评论也来一波,让编辑大大看到,我们的数据也能飞起!

却说秦军,奎氿见到对面山坡上,猛然站起一排魏军,差点惊出一声冷汗。

若不是刚才秦军伤兵,忍痛出声高喊提醒其等,这一刻怕是他已经率众踏入了魏军的弓箭『射』程之内了!

奎氿定定心神,压下劫后余生的庆幸,他高举短剑,大声下令道:“戈兵、盾兵列阵,对冲!弓兵,后排压制『射』击!”

不约而同的,两个领军将领都选择了一样的战术。

魏武卒从山坡上冲下,携下山猛势,朝秦军冲来!

而秦军也大踏步上前,军中的盾兵则自动出现在第一排,要用盾牌顶住魏军的冲撞!

两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两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尤其是魏军,由于彼等是从高山上冲下,动能比较大,此时彼等已经快收不住脚了。

青豚带着一半武卒,紧跟在第一排武卒身后三丈左右的地方。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两军之间的距离,在心里快速估算一下,发现距离秦军已经不到百丈远了。

青豚大吼道:“单屯抛『射』,双屯前进十丈再直『射』,单屯跟上复直『射』,以此类推,交替前进,压制住秦军!”

当即十二名士卒停下脚步,弯弓搭箭,瞄向了秦军阵列……

与此同时,奎氿也大吼道:“弓兵止,『射』箭压制魏军!”

当即一伍多、两伍不到的持弓士卒,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彼等取下了背上的弓箭,左手持弓背,右手从箭壶内『摸』出一枚箭矢,搭在弓弦上,拉圆了强弓。

“『射』!”

“『射』!”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双方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都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箭矢划破黑『色』的月空,发出凄厉的破风声,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秦国士卒,抬头看去,刚好看到了己方的弓箭在月下朝对方阵营飞去。

『射』死彼等,『射』死彼等!秦卒在心底暗暗鼓劲。

忽地,其又看到了一抹黑芒,朝己方队列扑来!

光芒在彼的眼中放大,眼角的余光,又瞄到十多支箭矢排列着参差不齐的队列,朝己方飞来。

“不!”

士卒大叫一声,那箭矢明明就是奔着他自己飞来的。

这名士卒慌『乱』之中做不出其他动作来躲避,只好低下了头,意图躲过瞄准他眼睛飞来的这一枚箭矢。

慌『乱』之中,其竟然忘记了,秦**队是不配备头盔的。

本来应该『射』向其眼睛的箭矢,因为他下意识的一低头,『射』到了他的脑顶。

锋利的三棱箭矢,轻易地破开他的脑骨。

粗大的箭头,钻进了他的脑内。

坚硬的箭头和头骨相撞,虽然箭头破开头骨后,抵消了一部分动能,但箭矢却在快速地震动着。

被震碎了的脑浆,被挤出了其的颅腔,像是被挤飞的脓『液』,飚出老远……

青豚让第一波『射』击的士卒,采用抛『射』的方式,意图杀伤秦军的盾牌兵。

『射』箭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直『射』,其二是抛『射』。

直『射』就是直接瞄准『射』击,视距离的远近,由弓手自己来判断,需不需要抬高箭矢『射』出的高度。

直『射』『射』出的箭,只要是训练有素的士卒,大多都能命中目标,这种『射』箭方法的准确率是很高!

抛『射』就是将箭头抬高,『射』到半空中,当上升动能抵不住地心引力时,箭矢就会急速下坠,『射』出箭矢飞行的轨迹,类似于一条抛物线。

同样大小的力『射』出的箭矢,抛『射』手法『射』出的箭,不但『射』程远,还能『射』杀躲在掩体后的目标。

唯一不足的是,抛『射』『射』出的箭矢,只能够掌控箭矢大致的落地方向,箭矢落地点无法准确预料。

所以,两军相击时,大多都采用直『射』的方式,来进行战斗。因为这样『射』杀的敌人要多过采用抛『射』的办法。

但,当某一方有遮挡直『射』箭矢的工事时,将领们大多就会采取抛『射』了。

秦军有盾牌遮掩,青豚就下令第一波『射』击采取抛『射』的方式,靠命中概率来『射』杀敌人。

而魏军虽无盾牌遮掩,却有三层皮甲防护,头上更是带着头盔,是以无论奎氿使用哪种『射』击方式,魏军都能有一定的防护。

既然抛『射』和直『射』差别不大,而直『射』的命中率又高很多,所以奎氿就选择了直『射』的方式。

在那脑浆迸裂的秦卒倒下的同时,秦军又倒下了两人。

奎氿心神大震:彼等十二支抛『射』出的箭矢,竟然『射』倒己方三人,四比一的命中率,这魏武卒果然可怕、强悍至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国魏武卒》,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魏武卒第四十二章 对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魏武卒第四十二章 对攻并对战国魏武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