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一次齐宋之战结束

作品:战国大司马|作者:贱宗首席弟子|分类:历史|更新:2019-02-20 22:26:00|字数:12988字

既然没有别的可攻伐的目标,且宋国既殷富,又不肯臣服于齐国,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当然会进攻宋国。

但倘若宋国愿意臣服齐国,那齐王田地也不是非得吞并宋国。

只要宋国肯像燕国那样臣服于他,像当初宋剔成君时代的宋国那般,成为齐国的附属国,每年献上大量的金钱与美女,且当齐国对外征战时宋国亦无偿派兵协助,他齐国吃饱了撑着去攻打宋国?

肯定是联合中原诸国一起讨伐秦国!

毕竟秦国才是齐国近几十年来称霸中原的最大阻碍。

在秦国那等对手面前,宋国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齐王田地颇有些心切地说道:“戴武怎么说?”

看着齐王田地脸上的期待之色,田章犹豫了一下,斟酌着用词回答道:“戴武拒绝割让逼阳、邳县两地,甚至拒绝归还郯城。……他还说,倘若大王希望与宋国休战,便归还滕县、薛邑两地……”

“什么?”

别说齐王田地听得目瞪口呆,就连在旁的苏秦、田举二人亦颇为错愕。

二人心下暗暗想道:这戴武的胆子也太大了!

“狂妄!”

在片刻的失神后,齐王田地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骂道:“他就不怕寡人倾尽举国之兵征讨宋国么?!”

田章想了想,最终还觉得有必要将太子戴武的觉悟告诉齐王田地:“臣亦这般质问戴武,然戴武却说,若是我齐国执意要跟他宋国死战,那么,他宋国亦会倾尽所有抵挡我国的进犯,无论这场战争持续十年还是二十年……纵使最终宋国难免被我国吞并,他亦要我大齐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

听闻此言,齐王田地与田举二人皆有些失神,毕竟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小小的宋国竟然有如此的气魄。

而此时,苏秦的眼眸中却闪过几丝异色。

不得不说,孟子也好、田章也罢,这师徒二人对苏秦的判断是正确的:苏秦此番投奔齐国,的确是不安好心。

先说苏秦本人,他本人对齐国是有怨恨的。

想当初,苏秦受赵肃侯之命联合中原诸国,成功发动了首次「合纵抗秦」,使秦国在整整十五内都不敢窥视函谷关以外的国家。

正是在那段时期,苏秦身佩赵、燕、齐、楚、魏、韩六国相印,又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

那时,他的同门师弟张仪才刚刚抵达秦国,尚未展露头角,秦国的国相仍是「公孙衍」,公孙衍出使齐国,巧言诱使齐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成功破坏了以苏秦为纽带而建立的「六国合纵抗秦」之势,使苏秦遭到了赵肃侯的责备。

苏秦畏惧被赵肃侯惩罚,便假借出使燕国的名义逃到了燕国,并因此深恨齐国。

此时,燕文侯去世,燕易王继位,齐国的齐宣王趁机派兵攻打燕国,夺取了燕国十座城池,苏秦出面劝说齐宣王,使齐宣王最终将这十座城池又归还了燕国。

凭借这份功劳,苏秦在燕国位列上宾。

然而,苏秦在燕国的这段时期,却私通燕文侯的妻室、燕易王的母亲,且这件事还被燕易王给察觉了。

虽然燕易王并没有因此责怪苏秦,但苏秦还是很畏惧,因此便对燕王易提出,作为燕国的奸细前往齐国,以此帮助燕国。

燕易王同意了,于是苏秦便假装得罪了燕易王,从燕国逃到齐国,并被齐宣王任用为客卿。

此后,苏秦的影响力渐渐在整个中原的舞台上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他的师弟张仪,后者逐走公孙衍,成为秦国的国相,展开了他“仅一人便足以使诸国畏惧”的壮哉生涯。

但在这段时间,苏秦也不是没有作为,出于他自己对齐国的怨恨,以及燕易王对他的嘱托,苏秦在投奔齐国之后,就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消耗齐国的国力。

比如说,在齐宣王过世、齐王田地继位之后,苏秦假借孝顺的名义,让齐王田地下令大兴土木,为其父齐宣王建造宫殿,以此来消耗齐国的人力与物力。

值得一提的是,苏秦至今仍与燕国保持着关系。

而如今的燕王职,乃是燕易王的孙子、燕王哙的儿子,因为覆国之恨,燕王职同样对齐国恨之入骨,于是乎,燕王职与苏秦一拍即合,苏秦仍然还是燕国在齐国的奸细,致力于削弱齐国。

现如今,能极大程度上削弱齐国的机会摆在了苏秦面前,即宋国!

宋国是目前齐国周边唯一胆敢反抗齐国,且有能力让齐国元气大伤的国家。

想到这里,苏秦故意开口道:“想不到宋国国虽小,却有这般胆气……”

一听这话,齐王田地心中对宋国更加记恨,当即命令田章道:“既然大司马已回国,不如先助高丞击退莒县一带的宋军,随后再思进兵宋国之事!”

言下之意,这场仗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对此,田章亦没有办法,只能从命。

次日,田章便从临淄前往莒县,准备帮助齐将高丞击败宋将戴不胜、戴璟二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国大司马》,方便以后阅读战国大司马第210章 第一次齐宋之战结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大司马第210章 第一次齐宋之战结束并对战国大司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