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长脸

作品:耕农人家:山里汉,俏娘子|作者:依依兰兮|分类:其他|更新:2019-07-15 12:01:49|字数:8262字

谦王妃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找苏锦要银子,苏锦也给了,出了五千两。五千两已经算很多了,要知道世子妃田氏也才出了三千两。

按说苏锦不该越过田氏的,不然田氏这个世子妃嫂子未免脸上不太好看。

但人人都知道定郡王妃是大财主,明月楼日进斗金,苏锦便是比田氏多出两千两,旁人也只会觉得理所当然、而不会说什么不好听的。

一句话,谁叫她有钱呢?

谦王妃却不满意,拐弯抹角的敲打暗示,按着她的意思,苏锦至少再拿出五千两来,谦王府总共也就捐三万两,跟其他两个王府一样。

苏锦自然不干,她又不是傻,当什么冤大头啊。

只做听不懂谦王妃的暗示,反正就是不接这一茬。

谦王妃气得咬牙,忍不住又心塞:要不怎么说她不喜欢这个便宜儿媳妇呢?看看她做的这些事儿,哪一件让人喜欢啦?

----------------

推荐一下完结文《农女要当家:夫君,别太急》么么哒

皇帝又下旨褒奖定郡王和谦王,赏赐了不少东西,令谦王在朝堂之中大大的长脸。

苏锦也沾了光,得了重赏。

谦王笑得合不拢嘴,容光焕发,整个人的精神气都大大长了一截。

回了王府见着苏锦都面带笑容亲切的跟她说了好几句话。

原本他还认为秦朗这件差事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心里为此烦躁的不行,提心吊胆就怕万一出点儿什么事。

他不是担心秦朗会出事儿,而是会担心睦州城会出事。

秦朗已经沾染了这件差事,万一在赈灾的过程中再次发生地震,所造成的百姓伤亡就要算在秦朗的头上,御史参他一个“赈灾不力”根本辩无可辩。

到时候,武王府、宁王府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落井下石的机会?肯定会群起而攻之。

不但秦朗要担责任,他这个秦朗的父亲也别想讨得了好。

背地里谦王不止一次骂秦朗不知好歹、得意忘形,他算个什么东西?地震赈灾这种事他也上赶着去掺和?办完了江南的差使不会装作不知赶紧回京吗?

最好别出什么事儿,或者万一出事儿他干脆也死在那里也就好了,若是给谦王府惹了什么麻烦,他饶不了他。

不想,他非但没出事儿,反而立下了大大的、亮眼的功劳。

父皇在朝堂之上当着众臣的面夸赞他办差用心、是个做实事的,又夸他养了个好儿子,武王、宁王看向他的目光别提多嫉妒了。

可把他给乐得不行。

这下子,谦王府可不又涨威望露脸了?一下子把其他两处给比了下去。

尤其是宁王府,卢家出了那样的事儿,不说一蹶不振至少数年内别想爬的起来,宁王府等于丢失了最大的一个钱袋子,哼,今后看他们还有脸没脸摆什么财大气粗的款。

相对比之下,谦王觉得前途愈加光明。

除了谦王,最引人注目、令人羡慕的要数苏锦这个定郡王妃了。

夫荣妻贵、水涨船高,京城中的贵夫人、少夫人们背地里说起来,谁不感慨她好命?

这真是好命啊,全看老天爷赏的,旁人就算羡慕也羡慕不来。

苏锦自己没什么觉得好得意的,谦王对她和颜悦色的微笑着说话,反而让她感到心里头一阵一阵发凉,愈发认清楚了谦王的冷酷冷漠。

也愈加为自己的夫君悲哀而愤愤不平,心中生出无限的怜惜。

这个世上,真正关心他死活的怕是只有自己了吧?只有她把他当成自己的性命一样的爱重、看重着。

在谦王眼中,他不过是一颗棋子罢了。立功了,得个好脸色,没用了,毫不犹豫可以扔掉。

谦王永远不会关心他这个人。

苏锦心道,阿朗,你一定要安然无恙的回来啊,一定要好好的回来,咱们两个好好的过,咱们要越过越好,让他们都眼馋......

宫中太监前来传旨褒奖放赏的时候,苏锦认识传旨太监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梁元福,便悄悄的将一个巴掌大的匣子给了他,请他转交给皇帝,说是自己的一点儿心意。

梁元福有些意外,但也没拒绝。

那匣子拿到皇帝面前,皇帝命人打开,只见里边厚厚一沓银票,每一张都是一万两,梁元福数了数,一共二十六张,也就是二十六万两。

饶是梁元福见过大世面的,也不由微微变色,这定郡王妃也太阔气了啊。便是亲王府当家主母,恐怕一下子也拿不出来二十六万两现银。

元丰帝不禁失笑,“都说这苏氏的陪嫁酒楼很会赚银子,看来竟是真的。这孩子啊,怕是把压箱底的私房银子都交上来了。”

梁元福陪笑,不敢吱声。

元丰帝又感慨了几声,吩咐梁元福将这银子送到户部去,命令这笔银子一定要送到睦州城。

梁元福恭声应是,又含笑小声问道:“若是大人们问起这银子......”要不要说明来路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耕农人家:山里汉,俏娘子》,方便以后阅读耕农人家:山里汉,俏娘子第930章 长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耕农人家:山里汉,俏娘子第930章 长脸并对耕农人家:山里汉,俏娘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