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出征讨伐

作品:掌心女皇|作者:晢晢|分类:古言|更新:2019-03-04 02:54:10|字数:4286字

皇帝神色严肃,看向下面的众臣:“边关传来急报,突厥举三十万大军来犯,丰州城沦陷,守将朱将军已经阵亡。

“诸位爱卿认为此事应该怎么办?”

众人在上朝之前就已经听到了风声,如今听到朱将军阵亡,丰州城丢了,顿时就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但因为事情来得突然,众人都没有想好对策,一时之间,竟没有一人站出来回话。

皇帝皱起了眉头。

五皇子看见了,便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认为突厥人私自违背盟约,太过嚣张,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们。

“为今之计,我们应该召集三军,赶往边关,收回失去的城池,将突厥人赶出去。

“儿臣愿主动请缨,身先士卒,与突厥人决一高下。”

三皇子已经被贬为了庶民,流放岭南,而淑妃也已经被褫夺了封号,降为嫔,软禁与长信宫中。

二公主没有受到处罚,但也因此禁足了。

三皇子一派的党羽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降职的降职,十之已去了七八,剩下的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官员,缓一缓,再清理出去。

至此,挡在他前面的绊脚石都已经被清理干净。

而朝堂上刚经历过一番清洗,五皇子趁此机会插上了不少自己的亲信,如今,他只要立下战功,就能在朝臣心中树下有力的标杆,皇帝也会对他另眼相看。

到那个时候,他就具备了入主东宫的一切因素。

五皇子心中打着如意算盘,满脸殷切地看向皇帝。

这个时候,六皇子也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也愿前往战场,为朝廷效力。”

“儿臣也请缨。”七皇子跟着说道。

众臣傻了眼,这还没开始商议对策,最后是战还是和,皇帝都还没下定论,皇子们就开始抢着要去打仗了,这是闹哪出?

皇帝面不改色,但眼中划过了一丝欣慰,李家的儿郎都不是胆小之辈。

下一刻,有朝臣提出:“陛下,南边刚经历过洪灾、蝗灾,兰州又爆发了瘟疫,国库恐怕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争。”

这是户部尚书钱大人,也只有他最清楚国库的真实情况,如果再来一次征讨突厥,恐怕国库就要空虚了。

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薛将军说道:“难道就不打了吗?那也太窝囊了。”

钱大人看向他:“并不是说不打,而是要解决粮草的问题。”

薛将军一噎,随即嘟囔道:“这不跟没说一样嘛。”

皇帝看向吴司空:“司空,你怎么说?”

吴司空沉吟片刻,说:“陛下,其实粮草并不难解决,只要开放含嘉仓、洛口仓、回洛仓任一粮仓,都足以百万大军吃半年了。

“何况我们并不需要征调这么多兵,只要二十万军队足以,加上安北都护府五万军队,臣以为,一定能打败突厥的三十万大军。”

二十五万大军对阵三十万大军,不过五万之差,在吴司空眼里,这并不算什么,大渊将领勇猛,擅于作战,一定能战胜突厥。

皇帝点点头:“司空说得对,众爱卿,还有其他意见吗?”

众臣相互看了看,没有好的意见,便没有说话。

五皇子想了一下,差了五万人,这也不是个小数目,突厥人向来擅战,他们的战马又十分精良,人数相当,他还有一半的把握能赢。现在人数差了五万,那他就没底气了。

于是,他说道:“父皇,儿臣以为突厥人此次来势汹汹,一定是准备充足。

“何况突厥人的马背功夫向来很好,我们参战的人宜多不宜少。”

七皇子也附和:“五皇兄说得对,我们又不是兵力不足,为何只派二十万,而不是三十万,四十万?

“若是多派些人,在气势上我们就赢了一筹,这也大大增加了士兵们的信心,于我们也更有利。”

吴司空淡淡说道:“打仗,从来就不是人多就会胜利,而贵在将领统率得当,士兵服从指挥。这样,就算是低于敌军数倍的人,也能以少胜多。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可不少,何况,我们不过就是差了突厥人五万而已。”

五皇子眼角抽了抽,什么五万而已?他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把握赢得这场胜利,把军功牢牢地握在手中。

“父皇...”

皇帝打断五皇子的话:“好了,朕也认为司空说得对,现在就商量一下派谁做统帅吧。”

五皇子再次说道:“儿臣愿前往。”

这话的意思就是他要做这个统帅。

可惜皇帝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并未答应他,目光看向其他人。

七皇子一看皇帝的神色,就知道皇帝并不属意皇子前去,便将主动请缨的话咽了下去。

薛将军在皇帝的目光到来之前,就垂下了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其他的武将皆是如此,竟没有一人主动请缨,皇帝一时之间感到特别失望,他想若是杨老将军在朝堂上,一定会主动请缨。

吴司空单膝跪地:“陛下,臣愿带兵前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掌心女皇》,方便以后阅读掌心女皇第255章 出征讨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掌心女皇第255章 出征讨伐并对掌心女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