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辱骂先祖

作品:大唐昏君|作者:吃货小联盟|分类:其他|更新:2019-01-19 14:40:24|字数:8054字

没想到李柷却道:“阿娘,张文蔚为国为民,体恤天下百姓。孩儿修缮宫廷,略兴铺张他便百般阻挠,数次在朝中向孩儿谏言轻徭薄赋。而对将士出征却大力支持,倾其之力支持平川。孩儿提拔他并非是为了他是婉兮的父亲,而是因为他是个贤臣。况且他堂堂国丈,不过是个国公尚且未加品阶,还是个二品。远不如孔林独孤损,皇后两个兄长至今还是个无品小官,孩儿不敢徇私。”

这倒是大出何太后意料之外,她看着张婉兮。张婉兮于是道:“太后,兄长在殿前展云鹏部任职偏校,二哥也只是工部一刀笔小吏。德王尚且不从政,臣妾不敢逾越。”

何太后脸色顿缓:“你兄长怎地只是一区区偏校,这、这也太低了。德王他们不从政,是哀家与皇帝之意,而你家的兄长若有真才实学,不妨提拔提拔,朝廷量才而用,却也不能让人寒了心。”

张婉兮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是,家兄愚钝,功名利禄还是靠他自己去闯。家父也谆谆告诫,不可蒙荫。”

“嗯,”何太后对张婉兮是没什么意见,对李柷却气不打一处来:“皇帝,你辱骂先祖,实为大逆不道!而为君者,当为天下先。既然为天下先,就应该多留子嗣,柷儿是否该考虑考虑选妃之事了?”

何太后一般的心思,多纳妃,多生儿子大唐才后继有人。

“孩儿不会纳妃。”李柷说的很淡然,却不容置疑。

何太后一愣:“为何?”说着她又看向张婉兮,难道是皇后阻拦?

李柷看出了她的心思“皇后也数次跟孩儿说过,让孩儿纳妃。可孩儿羡慕民间夫妻,夫妻恩爱,从一而终。”

“可、可皇嗣毕竟是国本,柷儿你可想好了。”何太后知道李柷脾气执拗,再劝也是无用。

“孩儿知道,孩儿与皇后都还年轻,皇后现在又有喜。即便是个公主,孩儿以后二人不再有儿子,大不了从兄长那里过继一个储君,孩儿万不会纳妃!”

“你!”何太后又愤怒起来:“你知不知道你这番话会害死你兄弟。裕儿生性胆小,若是听到你这番话怕惶惶不可终日。过继一事,万不可再提半句!”

皇权争斗,李柷这话要是传到德王李裕那里,怕还真是会掀起惊天巨浪。李裕比他争气的多,不在权力中心的李裕大生特生,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若是有人知道李柷这番话,难免不会牵强附会,有人会极力巴结李裕,搞党争。

“是是是,孩儿也就是在这里私与阿娘说说,对外人是万不敢提起的。”李柷低着头,如同做错了事的孩子。

皇帝至高无上,可你再至高无上也是儿子。

“今日立政殿之事,若是有人敢多嘴泄露半个字,哀家夷你们九族!”

那些个宫女太监们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那里敢说出半个字来。

何太后很生气的走了,她气的是李柷不肯纳妃。张婉兮是很漂亮,可也不至于被迷的如此神魂颠倒。

若说李柷沉迷美色却又说不过去,他并没有留恋后宫,每日早朝议政还是兢兢业业。那他为什么不肯纳妃,何太后有些凌乱了。

“陛下,你为何宁肯忤逆太后也不肯纳妃?”张婉兮眼泪汪汪的看着李柷。

每个人受的教育不同,观念的差异使得张婉兮认为皇帝纳妃无可厚非。可李柷是真的做不到,他不是装什么柳下惠,是真的走不出心里的这个坎。

“皇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朕此生有你足矣,女子不易,朕只想给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而且,朕不想把对你的爱与她人分享,想必你心中也是如此吧。”

张婉兮感动的无以复加,她感觉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一个人。母仪天下已经让她措手不及,如今李柷又坦诚相待,誓死不娶。自己的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整个世界,才换来今生的幸福。

宫女们跪在地上,心中无比的羡慕。这个皇帝不拘小节,从来没有责骂过她们任何一个人。有时候她们难免会犯一些小错,可李柷没有一次因为她们的疏忽大意责备过她们。

这样的皇帝,怎能不受人爱戴。

就连那几个小太监,也在暗暗嫉妒,做男人真好,可惜自己……

其实不纳妃还有一样好处,没有后宫的宫斗。不必担心日后兄弟反目,手足相残。

秋收刚过,最逆天的作物地瓜成熟了。

好久没有败家子的消息,朱友能正在忙着发展另外一项业务,农具。

粮食的增产,使得农具发展蓬勃向上。各种农具,铁锹、锄头、犁耙、木叉、镰刀、甚至出现了镐头。

说起镐头,还是黄陵山的潘大愣有次上书说矿石坚硬,工具多有损坏。于是李柷大笔一挥,命令军器监造了上万只镐头送到了黄陵山。

很快,镐头的实用性就传播开来。民间开始仿制,镐头开山劈石最是实用,而朱友能开展的这项业务与地瓜离不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昏君》,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昏君第232章 辱骂先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昏君第232章 辱骂先祖并对大唐昏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