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谁都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布置,后来才明白,因为此时蒋介石发来电令。
蒋介石说:“如可能抽调瓦城有力部队增援腊戍,先击破其袭腊一侧背,则以后皆易为力,如此瓦城不守亦可。盖此时保腊戍为重,而瓦城之得失无甚关系也。”
瓦城是哪,同城,这个时候早被日军占了,蒋介石还做如此幻想。
罗卓英是中国远征军司令,如果战败,他可以不怕别人,但怕老蒋啊!先不说之前他都在干什么,如果远征军就此败了,他首当其冲是要负全责,所以,现在下这个命令,目的是要显示一下气魄和运畴帷握的能力,
“你看我多能干啊!纷乱之下,我还保持镇定,做了全盘安排。”
至于能否要赢,或能否击退日军,那就不是我的事了,我让他们干,他们没这个能力,打不过日军。
现在是政出多门,真的很乱了。罗卓英也做了布置,蒋介石也下了命令。
有的将官根本就不听,自做主张地带着部队朝着有利方向发展。而有的,想听也听不到,因为这个时候,传达命令的人不在。
命令由谁传达?是一个叫林尉的参谋团,它是中国远征军的作战中枢。
之前,他们也曾经出个好几个主意。现在不用出主意了,传达命令就是。
可惜,这个参谋团不在。他们本来是驻扎在腊戍的,一见日军来了,还差100多公里呢!竟然丢下部队不管,率先逃走了
这些人平时在办公室保养的不错,体能也很好,一鼓作气,在5天之内,竟然跑出1000多公里,直到中国的保山才停下。
所以,蒋介石的命令白下了,没人给往下传。
就在中国远征军和盟军纷乱之即,日军向腊戍的中国远征军突然发动进攻,没费多大劲,人也没死几个,轻而易举地夺取了腊戍。不仅夺取了腊戍成堆没能运走的大批物资,最主要的,是截断了中国远征军回家的路。
想回家,找别处,此路不通。
日军占领了腊戍之后,并没有完,继续向中国内地推进,随后占领新威,贵街,畹町,进而占领八莫,简直用不上攻击二字,直接说占令即可,日军来到哪,哪就属于日军的。
因此,日军一直达惠通桥,一路上都没费什么劲,随着难民屁股后头走。如果大桥不被炸,兴许日军过了桥,会占领更多的地方。
还有一个师也算是不错,他是远征军的师96。此时面对的是日军中路的一支军队。
这只日军一直负责从平蛮纳向曼德勒进攻,却在半路上遇到了中国远征军第师96。
师96根师200差不多,心眼都不怎么活分。
在准备平蛮纳会战的前几天,他们接到命令,要死守一处阵地,阻住日军,为平蛮战会战创造条件。
随后,师96便在此时碰到了日军的这支中路军。
一个想要过去,一个不让,于是又方开战,一打就是8天,在这八天中,日军无法迈过中方阵地,只能是死磕,眼看着东西两路都获得了成绩,而他却不能,急啊!。
师96与师200差不多,对阵地外的情况不太了解,还在一心一意想着会战。
他们做到了,真的阻住了日军。只可惜,这八天的战斗白打了,一点用处没有。会战没搞成,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作用也没有,白白死了很多人。
英军继续撤退,一路上还是丢盔弃甲,全部坦克扔了,不要了,终于在雨季来临前撤退到了印度。
更可气的是罗卓英,发布完那道命令后,便觉得没他什么事,带着一部分人,丢下主力不管,跟着英军也去了印度英帕尔。
不知怎么回事,史迪威没跟上撤退英军步伐,兴许是忙晕了,或者迷了路,身边只剩了一百多人,徒步走了140多公里,绕了好几座大山,才摆脱日军追击,终于在20天后到了印度边境,他也安全了。
史迪威不甘心,在一处森林里,一边走,一边对着几个手下人说:“我们进入了挨打的地狱,他就象地狱那样丢脸,我们应当找出它的原因,并且打回去。”
两年后,他的这一愿望真的实现了。
杜聿明在干啥呢!
带着被打残的军5余部,开始由密支那、片马方向向国内撤退。他要带着弟兄们回家,而不是像某些人只顾自己逃命,独自逃往了印度,此一时刻,谁是英雄,谁是狗熊,不用问,一比便知道。
日军很快摸清了盟军态势,知道已经大溃,那还说什么呢,追吧!
于是日军挨着密支那铁路沿线展开追击。
几乎日军不用怎么真的去作战,只是拿着手指头数日子就行。
5月9日,日军33师团一部由孜公出发,12日在温佐附近击败约600名远征军。这些人是新编38师、新22师的混合部队,说白了,就是残部,找不到部队的散失人员。
14日占领拿巴,16日抵达莫罕宁,与占领密支那的日军56师团一部会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