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密议

作品:江湖奇才录|作者:天下九九|分类:武侠|更新:2018-12-30 00:50:28|字数:5132字

高继宣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是极重大的失误,幸亏皇帝当时不在寝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高琼道:“宫内禁卫重重,此人竟能随意出入,来去无踪,是他真的本领通天,还是那些大内高手眼睛都瞎了?”

高继宣道:“若从宫外通过一层层禁卫,恐怕没那么容易,莫非。。.会是宫中之人?”

高琼抚着额头,眉毛都拧在了一处,“若是内鬼更加可怕,如今还有谁可以相信?”

高继宣道:“孩儿这便派人暗中去查。”

“此事务必要谨慎,万不可打草惊蛇,更不可闹得满城风雨。”

“孩儿明白。”

“在宫中便出这等事,若是御驾亲征,出了京城,人员混杂,如何确保圣驾安全?继宣,咱们父子身上担着天大的干系啊!”

“父亲莫要过于忧虑,孩儿都已安排妥当,军中宿卫的大内高手皆临时决定,出入都要口令腰牌,孩儿将侍卫打散,重新编成三人一组,每组之人不得单独行动,每晚八组二十四人,将皇上大帐团团围住,这只是第一层侍卫,外面还有军士层层把守,万无一失。只是大内之中本就人手不足,经此一事,可信之人更少,孩儿想再寻些江湖好手来随军。”

“本来梁家好手众多,可惜梁之量不在了。”高琼和梁之量是几十年的交情,对梁家绝对信得过。

“梁老三前些日子曾找过我,要随军抗辽,因我留守京中,他便自行北上了,听说在瀛州之战中颇出了些力,梁世美棍法出奇,内力精深,功夫已今非昔比,是个极合适的人选,他如今在抗虏军中,行踪不定,不过一直与孩儿有联络,抗虏军中全是一心为国出力的江湖好手,不如从那儿选几个顶尖的人来。”

高琼道:“抗虏军,是不是王奇才的队伍?”

“父亲也知道此人?”

“如今他名气大得不得了,当年在杨延昭手下,羊山之战阵斩耶律浑,前些日子又在瀛州率百余骑入城增援,立下大功,连圣上都问起过他。唉,大宋诸路军马,眼看瀛州被围,全都迟疑不前,见死不救,王超手握十几万大军,竟不敢出定州一步,还比不上一个只有百余骑的王奇才!”

高继宣道:“是啊,此人智勇过人,剑法通神,据说连高望山也拿他没有办法。若能得他相助,那是再好不过了。”

“这件事你去办吧,人贵精不贵多,必要来路分明,忠心可靠的才行。”高继宣领命。

高琼又道:“侠以武犯禁,朝廷虽从未插手江湖之事,但也不愿见他们聚集起来,这些人武功高强,若用好了会有奇效,若用不好也可能会有大患,如今他们虽有心抗虏,中心可嘉,可是集结成军,恐怕犯了朝廷的忌讳,如魏家一心守边,子弟均在军中效力,其实朝廷是乐见的。你趁此机会,将这抗虏军瓦解了,不就是想为国效力吗?可以吸纳他们从军,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也不能凉了他们的心,只是还是小心为上,莫让他们独成一军。”

高继宣道:“我看王奇才未必有这样的野心。”

“人心是会变的,若是他手握重权,生杀予夺,知道了其中的好处,难道还肯放弃权力?这事越早办越好,拖久了恐有后患。”

“父亲说的是,孩儿这就去办。”

高琼摇头叹息道:“继宣,我跟你说实话,圣上若不亲征,澶州便会如瀛州一般,被胡虏围困,无人救援,可瀛州可失,澶州却万万不能丢失,澶州一失,汴京难保。这一回,大宋真的是生死系于一线。京中权贵,已有许多人将家眷财产向江南转移,做万一的准备了。”

高继宣惊道:“如此民心何安?父亲,要不要启奏陛下,暂时封城?”

高琼道:“若是戒严封城,必会人心惶惶,恐怕城内会大乱。寇相说了,百姓爱留就留,爱走就走,汴京绝不封城。他一家老小誓与汴京共存亡!他要第一个北上,为圣上做先锋。”

高继宣赞道:“寇相真是我大宋中流砥柱。”

高琼道:“我高家父子两代受皇上大恩,如今正是报国之时,继宣,此次北征,咱们爷俩就把这条命交给圣上了,万不能堕了高家的威名!”

“孩儿谨尊父亲教诲!”

------

此时寇准正在家里的书房中大骂:“王继忠当斩!一介降将,不能为国尽忠,反在此为已哓哓而辩,觍颜为胡人之奴,为其奔走呼号,要钱要地,我大宋之财富,怎可赠与胡虏?难道送与他整备军事,再来宋境劫掠?我大宋之地,是祖宗几代人一刀一枪打下,怎可随意割让?“

书房中还有一人,乃是知制诰杨亿,两人不仅是莫逆之交,且都是强硬的主战派,常一起密议国事。

杨亿说道:“寇公,这王继忠不是战死了么?陛下还曾优诏抚恤,怎么竟是降了辽邦?”

寇准道:“去岁康村之战,王继忠没于阵中,军士皆以为他已殉国,未想到竟是做了契丹的户部使,他在北地侍奉新主也便罢了,居然还偷偷来书,劝圣上与胡虏讲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湖奇才录》,方便以后阅读江湖奇才录第368章 密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湖奇才录第368章 密议并对江湖奇才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