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血战杜阳(6)

作品:帝国行|作者:督金卫|分类:历史|更新:2019-01-14 20:34:59|字数:7940字

而前军作为大军先导,首战意义极大,即便兵力不强,也该有攻坚力量。眼下前军精锐系数抽调至中军,而全是新兵,这意味着前军成了炮灰。

如果只是炮灰也就不用说,咸国连年打仗,兵源严重枯竭,许多兵员大多都是被迫充军,年纪普遍在十八以下,四十以上,四十以下的青壮年并不多。

反观晋军,都是壮年兵,新军也有,占比却不到三成,且新军年龄也以十六至二十五岁的青壮年为主。咸军正好相反,七成是新兵,都是老弱病残。

现在鼎炀侯抽调精壮兵力集中中军,让老弱病残去打头阵,照这么个打法儿,就是打赢了,咸国的有生力量也会消耗殆尽。

人永远是战争和一切力量的根本,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如果男人都打光了,女人也就只能给晋国做鸡。

想到这里,百里燕不在再多说什么。

他也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自己也没必要操这份心,等这仗结束,不论输赢,自己会找个地方开个医馆度日。什么军国大事,什么壮志雄心,杀来杀去,都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私欲。

一路随姚盛来到军中,除了个别都统,其他都是新调来的武官,姚盛也不认识,百里燕更谈不上认识。最后他被安排到一个叫江湛的百夫长麾下。

江湛的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五岁左右,脸上胡须不多,但看起来更像三十出头的中年人。

江湛之前是伍长,其实平民大多能做到什长已经是很不错,百夫长一直是是军中的中坚武官,多要三十左右,或二十七八的年纪,一般由下层老兵升迁,二十五岁坐上百夫长,不说是普遍现象,但也占了百夫长数量的两成以上。

眼下严重缺乏有经验的武官,江湛由于在肥城一战中率先由南门带着四个人杀入城中,破格从伍长直升百夫长。

“江湛,魏贤乃赵将军心腹,因触怒了鼎炀侯,被贬至军中为卒,你不可因此怠慢于他,你可清楚。”

“属下明白。”

与江湛一番吩咐,姚盛转向百里燕:

“魏贤,江湛乃百夫长中不多的猛士,你在他麾下,想必不会为难。”

“谢姚将军。只是在下希望拿回自己的佩剑与长枪,不知将军能否行个方便。”

“举手之劳,本将片刻便令人取来予你。”

“多谢姚将军。”

百里燕深施一礼,姚盛又问了江湛一些军务,随后便是离开了营地。

待姚盛离去,江湛上下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比他还高那么点的青壮:

“你今年多大。”

“在下今年十六,歧国人,曾在晋国待过数年。”

江湛好似很是吃惊,眼睛瞪的很大:

“岐人?岐人为何来咸国充军。

“是你们抓来的。”

“可观你举止斯文,读过书吧。”

“回禀百夫长,读过几年。”

“那你可会拳脚。”

很显然,江湛看出来了,百里燕十六岁便是比他还高还要健壮,显然应该练过拳脚。

“是的,在下自小练过些前脚,善于枪术。”

“那你好端端的,是如何得罪了鼎炀侯。”

“事关军机,在下也不好说明。”

“也罢,随我来吧。”

一路跟随江湛前去营中,路上其又问了不少,也说了不少。

江湛这个百夫长眼下并不满员,麾下只有七十六人。

一个百夫长下辖十个什长,每个什包括自己在内是十个人,一个什有两个伍,每一个伍有五个人。

设一个伍长,编制四个兵卒。另一个伍,只有四个人,但包括什长在内,这个伍就是五个人,因此一个什是十个人。而一个百夫长,麾下满编就是一百零一个人。

江湛这个百夫长,连他自己在内只有七十六人,加上百里燕,也只有七十八个。

百里燕最后被安排进的伍只有三个人,伍长是一个已经五十一的老头子竹生,另外两个一个才十六,叫马平,另一个叫“萧”,没有姓氏,才十五,都是老弱病残。

“竹生,这是赵将军安排来的心腹,因触犯了军法送来充军,你好生照顾。”

竹生蹲地上抬头看了眼百里燕,接过江湛的话说道:

“赵将军,哪个赵将军?”

“镇东大将军赵逊,赵大将军。”

“竹生不屑的撇了撇头说:

“都来充军了,还嫌命短,早晚是个死,何谈照顾。”

“这我可管不了,总之是姚盛将军吩咐下来的军令,你就看着办吧。”

说罢,留下百里燕,江湛便是走了。竹生从地上站了起来,马平、萧二人围上百里燕。

“看你一脸书生气,想来将军身边是个不小的官儿吧。”竹生问道,言语间咳的厉害,因该是年纪大了,肺功能跟不上。

“算不上什么官,只是一个校军郎。”

“校军郎?什么是校军郎,老夫怎从未听说过,马平,你听说过?”

竹生问道一脸稚气未脱的马平,马平摇着脑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行》,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行第77章 血战杜阳(6)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行第77章 血战杜阳(6)并对帝国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