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启程

作品:帝国行|作者:督金卫|分类:历史|更新:2019-01-18 20:26:09|字数:6750字

言毕,宗伯泰翻身上马,又是行了一礼,便是径自骑马离去。

这时一侧司空南道:

“将军,这人是疯了吧,千岳山之南那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南蛮的领地,我等南去既不能攻城,亦无后勤辎重,岂非送死。”

“是啊,这天下只有狂人才能做此不可理喻之举,此人若是真言,定有其过人之处。传令大军,继续开拔。”

“诺!”

不明男子的出现让此行一直较为乐观的百里燕,心头蒙上一层阴影,一种不祥的预感徘徊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如果背靠中原腹地尚且生死难料,向南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原,又何来生路。

……

从陔陵骑马抵达晋、咸、志三国相交之叉江口足用了十二日,平均日行一百三十里,水军逆流划桨而上,日行却不到百里,足等了五六日,方才等到水军抵达叉江口。

边关志军早已得到咸国通报,百里燕持飞云符节和御客令顺利通关,志国未予阻拦。不过毕竟是外军过境,志国方面还是调动了一万骑兵随行,水师尾随,防止发生不测事态。

志国地貌风物与晋国内陆大抵相当,都是北平原,南丘陵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是,志国北部郡县仅有接壤咸国的两郡,能一年种植两季稻米,其余郡县因为年积温度的差异,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一季冬麦,越往南,纬度越高地区,产粮越低。

大军进入志国不久,步军继续坐船逆流而上,此番随行战船多为划桨大帆战船,以利于逆流而行。战船载满辎重补给、骡马车辆,更有一百多辆载重十五石的四轮辎重马车以便于运输,粮草足够三万人马抵达贡江源头一路吃到掣驰城尚有余粮。

同时百里燕自率骑兵,携带五千匹驮载辎重的马匹沿江而行一路南下,由于骑兵速度快的更多,但凡所过志国城镇,百里燕概不错过,就地采购棉服皮货,同时利用咸国盐枭在沿江两岸的商渠,兜售从国内带出的商品。

此番南征咸王里外凑了十万寸银,魏府拿出了两万,赵逊给了五千,其他林林总总捐了一万多,但拢共没过十五万。

如果咸国铜钱是硬通货,此番少说要带百十来万才够开销,可惜咸国的铜钱价贱,自己人都不用,更是很难在国外流通。如此一来,十五万寸银就显得极为紧张。

好在这些年咸国特产小商品已经卖到中原各地,尤其是铁器,所过之处刨去支出,收入还大有盈余。

随行负责监视的志国大都督,多半是十万分没想到,咸军居然还一路走一路做买卖,可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定,不允许客军过境期间不准做买卖,于是负责监视的志国大都督连忙派出四百里急件报知志王。

从叉江口过境志国抵达宋国边境,骑兵慢慢悠悠走了二十余天,小一个月,沿途城镇人口由北向南日渐稀疏,但还没觉得有何异常,直到进入宋国才知道什么是地广人稀。

一个国度面积五六百万平方公里的诸侯,本土人口只与咸国相当,气候变得干燥多风,放眼望去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两三百里地都看不到人烟也实属正常,偶尔发现的牧民,尽都是赶马的牧民,驱赶着数以千计的马匹专场寻找新的草场。

百里燕想采购一些上等马匹以备不时之需,询问了宋国随行大都督方才知道,但凡购买十匹以上战马要上报郡府,一百匹以上要报知大司马府,且必须累计统计。

大宗战马的交易都是国家层面的来往,即便你有钱,也还得走正规渠道按章办事。

宋国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诸侯,至少以当下的技术手段,很难勘探出地下有什么资源,土地只能种植小麦和青稞,产量很低,除了牲口以,外多数物资都只能通过外部输入,晋国正是拿捏了宋国的短把子,令其臣服于晋国。

不过也正是由于宋国的资源匮乏,当地的贸易交易环境要比志国更为宽松,也不难怪丁肃称之为交易的世界,几乎是除了盐、马匹以外,所有外部输入的物资都能在宋国自由交易,也包括铁器、铜器、煤炭等矿产资源。

百里燕随行带了不少备用钢刃、铁剪刀、铁锤、针头线脑、铜锅铜勺、炊具等等,甚至是边角料做的钢制小匕首、剪刀,都是当地的抢手货,价格也比志国高出五成到一倍。

此外最受欢迎的是糖、果脯、蜜饯、酒水、香料,以及尚未成熟的茶叶行业,最不受欢迎的反而是丝绸、高档面料。

宋国是产棉和畜牧大国,有羊皮、牛皮、棉花等大宗交易物资。地处寒冷南方,因此对丝绸需求不大,更热衷皮货和棉袄面料。

此外宋国金银贵金属较少,远不如志国富裕,无法全部以金银贵金属交易结算,但是宋国铜钱在千岳山宋国地盘能交易,且保值力比咸国铜钱强,能兑换城徐国、卫国钱币在千岳山流通,因此依然换得了不少的卫国、徐国铜钱。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帝国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行》,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行第426章 启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行第426章 启程并对帝国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