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死前吐真言

作品:帝国行|作者:督金卫|分类:历史|更新:2019-07-28 21:06:05|字数:6272字

“不瞒张大人,此前本侯诊脉时察觉有异,令尊今日气色好转实为反常之举,在下担心恐是回光返照,故而张大人这几日务必要小心伺候。”

张佑闻讯脸色迅变:

“什么,这……家父如今大有好转,司农大人不会诊错了吧。”

“在下也希望不是回光返照,但愿是诊错了。但不论怎样,令尊年事已高,体虚气亏愈甚,业已成颓势。在下建议张大人今日,最迟明日,携你父亲母亲与妻儿子女去照相馆拍几张合影,也好日后留个念想。一旦人没了,再想什么都无济于事。

另外,回光返照最忌心绪起伏,故而张大人最好不要说与令尊,以免心起波澜,再生变故。”

张佑沉默着,眼睛微红眶中噙着泪水,少时片刻才说:

“多谢司农大人指点,此恩张佑永生不忘。”

“好了,本侯先行告辞了,如有不便,可即刻差人寻我,本侯一定全力相助。”

别过张隽,百里燕驱马赶宫中去找司典高林,高林是前任司典高崇安之子,高崇安于盛元636年寿终正寝,其子高林顺其自然接继任官位。

当下官位多数以子承父业为主,尽管不存在绝对世袭罔替的现象,但子承父业继承官位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朝廷缺乏人才,书籍的稀少决定了多数知识分子都出生于权贵。

而你又干的不错的情况下,出于政治权利的稳固和用人安全,君主通常会选择更为可靠之人充任官位,而子承父业,既是继承的权利,同时也是继承的政治关系,因此稳定性更强。

百里燕多年来循序渐进改革人事任用制度,但也仅仅止步于中下层技术型官吏,高层与核心官吏的任用,受到君主权利与权贵集团的双重压迫,无法推进,如果动了这一块,等于触及了所有人的核心利益,招致更大范围的阻力,这显然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此外,既有的官僚系统并非一无是处,能用的可以用,不能用的绕过,实在不行,再择时机搬掉用人顶上。

在既有体制下缝缝补补,总好过打破政治稳定,引发动荡的强。正如拉拢鼎炀侯,要比搬掉鼎炀侯重新树立一个谁也没谱的人强。

此去找高林,正是要向其确认当年仇瑞蒲曾上奏朝廷王眷养马乱象,而这道奏本百里燕不知情,咸王也未曾提及。也就是说,有人伸手拦下了奏本,而能拦下这道奏本,不流入内阁乃至咸王面前的只有两个人。

奏本制度分为两级,一是内阁、外朝以及各地封爵奏本可直接呈送君主阅览,而无需先送国政监审阅。

二是内外朝之外的外地郡县地方官员奏本,先送国政监,挑出国政监各部司属官、长官无权处置和紧要的奏本呈送内阁批阅,再由内阁草拟方略供咸王决策。

而最容易出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丞相是内阁首领,国政监最高官僚,外地发往朝廷的奏本先由其属官接收,后转给丞相,视情况内容发往各司部部门,亦或是丞相直接与内阁商议定夺,最后再报咸王。

太子主持国政监后亦有权接收奏本,但咸王并未将此权向其开放,因此太子只有权第一时间阅览奏本,代咸王批复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而问题就出在这些“无关紧要”四个字上。

如果仇瑞蒲奏本反应的情况,有真凭实据亦可说捕风捉影,如果判成无缝捉影,这件事代行丞相职权的属官和太子都能直接处置,而无需发往各司部。

仇瑞蒲反应的是马匹僭越律法之事,既归司马管辖,亦归司典,赵逊、卢皋任何一人得报,显然百里燕也该知道,这意味着要么被截留了,要么发给了司典高林,然询问过高林,其矢口否认曾经收到过仇瑞蒲的奏本。

而一般的官员很少反应司法问题,更多是地方治理的中的政策问题,据此推断高林不因撒谎,查阅过奏本接受批复记录,确实也未发现仇瑞蒲的奏本被送入司典府,那么可以断定,能扣押仇瑞蒲奏本的只有他!

想透这些,百里燕心里冰凉,他从未想过有一天同样的命运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帝国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行》,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行第994章 死前吐真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行第994章 死前吐真言并对帝国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