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伐卫(2)

作品:帝国行|作者:督金卫|分类:历史|更新:2019-08-02 20:53:29|字数:6116字

公良旭一早看出百里燕用人有其独特之处,其自身经历也说明了用人核心在于“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选用于合适的位置,那些只说而不做的人,往往很难被百里燕所重用。

如今咸国出兵的消息满城皆知,公良氏不可能不知道,届时上门打探消息者不计其数,公良松此时跟着一起参合,是说明公良氏跟着起哄呢,还是说明公良氏更聪明。相反安安静静的等待,更能引起百里燕的关注和赏识。

公良松的性格和谋略远不及公良晨、公良修两兄弟,他的行为更多受到公良旭的左右,公良松的态度既是公良旭的态度,百里燕不会想不到。

当天下午,咸国对卫宣战消息传遍全城,黄昏时檄文都贴到了大街小巷,经过前期数月的预热和炒作,舆论并未出现过激反应,但仍引起不小震动。

反应最大的非盘踞在陔陵与王眷两地的权贵势力,一听说要出征,这些个养尊处优惯了的大爷和公子忙不迭的去抱大腿,大呼倒霉。

“呸,百里燕这个王八蛋,自己找死还拉垫背的,真他妈的混蛋!”

庆忝君米垣破口大骂,长子米易接话说:

“爹,百里燕用心险恶,明知道卫国不好对付,还要我等随军出征,明摆着要我等去送死啊!”

“那还用说,这个王八蛋上辈子哪儿得罪了他,非跟我过不去。待落入我手里,早晚整死他!”

“爹,现在说这些也无济于事,咱们的人马怎办,好歹也两千多人,就真眼整整看着被百里燕拉去坑了!”

“呸!哪儿那么容易,太子说了,此番是各地私兵单独置镇军,由卤侯派人统帅,不干他百里燕的事。”

百里燕之所以裹挟权贵私兵出征,压根没指望他们能去冲锋陷阵,真要是去冲锋陷阵,百里燕更担心他们把自己给卖了。但是又不得不给他们一个荣立战功的机会,否则到时他门大可以说百里燕任人唯亲排除异己,没给他们立功的表现。

正是抓住权贵阶层饱暖思淫贪生怕死,却又贪恋权利的心态,得给他们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要不要表现是你们的事,但机会给你们了,别说我没给。

当然,若真有零星个别权贵闪耀出几分将星气质,只要上路,适时也会扶他一把领上正道。

翌日,战争工作全面启动,第一件事是收夏粮,有鉴于战事将至,今年秋粮全国免征一季田赋。消息一出,派驻咸国诸侯使节哗然,只听说战时征粮的道理,从没听说战时不征粮的先例。

由于农耕时代粮食产能限制,战争主要打的是粮食和人,因此长期战争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更需要协调国内农业生产。

而战争抽走了大量青壮年,战争的抚恤更需要支出钱粮,因此战时加征赋税是必然之举,几乎没有对外战争对内不征税的。

但凡是都没有拒绝对,百里燕决定取消秋季征粮,也是权衡各方得失拿定的注意。

其一,全国民力尽数调往了西线,国内青壮劳力凋敝,夏种播种面积将大幅减少,秋收的收获量剧减,再征收税赋,对下层百姓生活影响极大。

其二,咸国连年进口晋国粮食,国库粮草、副食品储备丰足,牲畜存栏率高,足够供应一百万人坐吃山空三年,征税的价值不大。

其三,存起来的东西总得消化掉,靠制度化的调运和出货是能解决问题,但不如吃进肚里来得快,因为战备的长期的仓储不仅有损耗,还得浪费仓库空间和费用支出。

最后,这是咸国第一次发动整体战,是检验过去二十多年成果的一次实践,发动全面整体战代价太大,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经济和社会成本压力巨大。

同时过于紧张和重压,容易令内政运转出现问题,综合考虑利弊得失,百里燕倾向于局部动员,检验国防力量,同时减轻社会负担,消除战争带来的国内隐患。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帝国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行》,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行第1008章 伐卫(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行第1008章 伐卫(2)并对帝国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