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梁县阻击战(7)

作品:帝国行|作者:督金卫|分类:历史|更新:2019-09-23 03:53:44|字数:6122字

经过昨夜的激战,他发现双方搅在一起后腋目火炮密度大为削弱,步兵的搏杀从堑壕蔓延到了堑壕以外的地面战。这种情况下,咸军651系列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白刃战是吃亏的。

腋目人步枪长度普遍在两米二以上,加上刺刀超过两米六七,咸军步枪即便上好刺刀,也整整短了一米多,配发的横刀作为辅助兵器实难起到很大的作用。

尽管自动武器有可持续的火力弥补刺刀的短板,但经过一夜的消耗和作战,现装的弹匣、弹桥消耗殆尽,战地弹药的供应严重更不上消耗,建制打乱后也给弹药保障供应增加了难度,战斗进入后半夜之际,弹药短缺引发的白刃战加大了咸军伤亡。

而马槊的长度约有一丈,标准的长枪也要八尺以上,钩镰戟短一些,但钩镰戟是蹲着用的,专门钩砍敌方脚腕和马脚,较为适合白刃战。战斗从堑壕发展到地表,正是长兵器的优势所在。

上午的战斗趋于白热化,双方拼杀的难解难分,腋目每夺占一处阵地,转眼又被联军夺回,每一次的易手,双方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双方在拉锯战中不断消耗着。

与此同时部署在敌后方的重炮经过一夜,悄然向前推进了八里地,极限射程够到了梁县城北,于当日下午,刚刚部署到位的首批十五门重型榴弹炮午打了第一轮齐射,弹丸落在城北引发了大面积爆炸。

百里燕判断他们的目标是县城北门城墙,首轮炮击是在校准修整弹道。他当机立断撤出北门城头,将指挥部挪到了东门望楼,狙击手撤出阵地,调往县城外东西两翼的山丘环形阵地继续打冷枪。

下午的战斗腋目重点进攻了蒋杰的左翼,而莫云风的防线右翼是森林,正面迟迟无法突破情况下,攻击右翼不利于他们的展开和迂回包围,遂而只有撕开蒋杰的左翼才能对梁县、永平两城构成威胁。

百里燕判明意图,随即调梁军预备队至蒋杰身后埋伏,抽调三千咸军至梁县西门,待部署完成,即令蒋杰左翼放开口子放敌入内。

果不出此前所料,西线口子打开不久,腋目重点转向西线进攻,蒋杰压力剧增。

百里燕又调莫云风身后御客预备队,赶赴增援莫云风阵地,于黄昏时,腋目涌入西线缺口的同时,在东线炮火配合下,对敌东线实施反攻。

同时收紧西线缺口,将冲入口袋内之敌封死在内。咸军再以重炮、火箭炮、山炮对内中之敌实施打击,西门咸军同时出城,机枪自北向南一字摆开,开无情宣泄着子弹和怒火。

激战至深夜,窜入口袋之敌被基本扑灭,东线莫云风的反攻却未能奏效。

这让百里燕意识到技术装备相近的条件下,人类勉强能守得住,偶尔打一个埋伏可以,但要实施正面的推进,在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下根本很难推得动战线。

后半夜时,腋目攻势有所收敛,但取而代之的是火炮打击,他们再一次仗着火炮射程更远的优势,肆无忌惮的倾泻炮弹。

但百里燕清楚,此前已经打了三个多月,他们的弹药补给绝不可能无限制的打下去。只要拖,他们早晚要耗尽弹药基数,没有重火炮弹药,他们什么都不是,早晚要被赶下大海喂鱼去。

战斗进入第三日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苦涩的硝烟,隐隐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百里燕熬红着双眼,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变化,这两天几乎是他一生最难熬的两天,仿佛是二十年一般漫长。

他纵横一生戎马三十余栽,从未有两天伤亡如此之巨的厮杀,每增加一条人命,都在考验着他的心理意志。而他,是全军将帅的底线,他如若撑不住,全军就会瓦解,此时无论多大的牺牲,都必须硬着头皮承受。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帝国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行》,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行第1160章 梁县阻击战(7)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行第1160章 梁县阻击战(7)并对帝国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