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教派改革(下)

作品:水浒终结者|作者:江湖无水|分类:历史|更新:2019-05-15 06:08:59|字数:4246字

轰~

白烟升腾,地动山摇。

噼里叭啦,剧烈的石雨过后,天地恢复平静。

“兄弟们,加把劲,今天把路修好,开出煤来!”

“好~”

震天价的喝彩中,千余民夫各持箩筐、铁镐,向山上走去。

“今天能见到煤?”方天定问道。

张所答道:“陛下放心,定然能够见煤!”

兖州的煤矿,当地官民开采已久,只是因为埋藏颇深,产量并不太大。

占领此地后,新任京东两路安抚使张所立刻募集矿师,对煤铁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勘探。

储量十分惊人,开采难度不小,却在接受范围内。

“兖州的煤,都是好煤,直接用来炼铁也无问题。”张所答道。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北方民生残破,经济凋敝,当以煤铁为核心,重振当地经济。”

张所应下,道:“只是兖州处于赵宋兵锋之下,恐不甚安全。”

果断的,张所给军方上了眼药水。

前夜皇帝被袭,可把京东两路上下给吓坏了。

幸好皇帝本人平安无事,让众人松了口气。

然而,徐州、单州两地,被屠村十八处,死亡百姓两千余,可把张所气坏了。

虽然这是军事失误,但是,他是两路安抚使,治下百姓被屠,亦难辞其咎。

此时皇帝在前,不趁机告状,岂是合格官僚?

当然,告状归告状,事情还是要做的。

张所又道:“陛下,为了重振京东两路经济,臣意除了煤铁,当于登州择地建造船场。”

方天定道:“可有难处?”

困难多了去了,钱粮、工具、人手、技术,无一不缺。

听了张所的哭穷,方天定笑道:“你这滑头,欲空手套白狼,岂不羞愧乎?”

张所毫无愧疚,笑道:“陛下,此乃为万民计,何愧之有?

再则,登州对面即是高丽,有的是上好木头,正适宜开设船场。”

“此策甚好,禀报宰相府便是。”方天定颌首道。

张所立刻跳起来,道:“刘韐那厮,借言中枢钱粮不足,一味推脱,只让臣就地筹措钱粮,气煞人也!”

各处用兵,钱粮能丰足才怪了。

所以,刘韐不调拨钱粮,一点也不出意料。

方天定道:“即如此,何不集资而办?”

集资?张所追问。

“即以官府信用为保证,筹集民间零散资金,一体使用,以建船场……”方天定解释道。

张所听明白了,却没有获得资金的欣喜若狂,反而担忧地说道:“若是所托非人,民间必起动荡。”

方天定道:“细分利弊,取利而防弊,具体施为,卿可与地方长者商议。”

说完,方天定不再管,转问道:“孔家动向如何?”

能值得皇帝亲自下问的,当然不是阿猫阿狗。

山东,孔家只有一个,那便是孔子后代家族——仙源(曲阜)孔家。

孔子之地位,不必多说。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汉平帝刘衎为弘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赵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沿袭至今。

孔子成神,理所应当,然而其子孙以人身承沐神光,不免会有许多苟且之事。

不说其他,只说仙源县九成土地尽归孔家所有,便十分不正常。

再说,当学派成教门,且成为独一无二的统治阶级,已然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时下,方天定春秋鼎盛,区区儒教不值一提。

然而,焉知后世子孙不会重蹈朱明之覆辙呢。

看朱元璋的后代,被儒教搞的自闭的自闭,暴走的暴走,到了崇祯时,已经积重难返,致有国灭。

朱明这个华夏正统没了,孔家拍拍屁股跪舔满清,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所以,儒家可以继续存在,却不应该有核心。

事实上,国家得核心应该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皇权。

任何会对皇权产生统治的,都必须铲除。

因此,孔家上了方天定的小本本,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是方天定过仙源县而不入的原因。

张所虽然不知道方天定的心思,却也知道一家占一县之地,十分不妥。

他答道:“孔家对陛下未曾亲临,十分惶恐。”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清查土地,按亩收税,孔家亦不能免。

另,仙源县令重新选派,孔家人不得本地任职。”

目下,也只有这两刀子可以下,其余的,还要耐心等等。

想对孔家动手,真不能急切。

毕竟,朝堂上下,大多是儒教子弟,若是玩砸了,轻则朝堂瘫痪,重则天下皆反。

如此,大业凉凉,方天定还是远走海外比较好。

张所应下,又道:“陛下,圣人至德至贤,当降旨嘉奖,以稳固人心。”

此乃应有之意,方天定同意。

孔子与礼的贡献,无出其右者。

讨厌的,只是哪些犬儒,把礼变成了礼教。

而且,孔子对华夏正统的推重,方天定亦十分欣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终结者》,方便以后阅读水浒终结者第360章 教派改革(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终结者第360章 教派改革(下)并对水浒终结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