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立宪之争

作品:大清巨鳄|作者:塞外流云|分类:历史|更新:2017-10-22 01:23:47|字数:9194字

听的这一番话,曾国藩半晌没吭声,他是真没到,闹了半晌,居然抛出的是一个预备立宪,还是易知足提出来的,他就真不明白了,朝廷自上而下的推行宪政,目前正是大好机会,还有什么基础和条件不具备的,就算是有,元奇与恭王联手,也足以强制推行。

让他上折子奏请立宪,这不只是蹚浑水,这是将他往风口浪尖上推!如果说这预备立宪真是易知足提出的,以他对易知足的了解,这事就绝对不会那么简单,他可真不想成为帝后一系的眼中钉,他区区一个侍郎,人家只需要动动嘴皮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奕訢似乎能看穿他的心思,见他不吭声,便道:“涤生可是有顾虑?”

这么大的事情岂能没有顾虑?曾国藩暗自腹诽了一句,这才道:“支持立宪的大有人在,王爷何以选上在下?”

奕訢听的一笑,“涤生与易知足有交情,这事京师官场上谁人不知?再则,涤生出使过西洋,在京师以及地方的汉员中亦颇有声望,这折子一上,必然会引起不俗的反响。”

“王爷,下官不只是吏部侍郎,还是督办政务处参予政务大臣。”曾国藩平视着奕訢,道:“若是在下上折子,会否让太后联系到王爷身上?”

奕訢总领督办政务处,曾国藩是他下属,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奕訢听的却是一笑,不以为意的道:“本王今日进宫,已向太后建言预备立宪。”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事并非没有风险,之所以选择涤生,便是因为一旦涤生有事,镇南王不会袖手旁观。”

这句话算是彻底打动了曾国藩,他与易知足虽然交情不算深,但他相信,他若是奏请预备立宪获罪遭贬,易知足绝对不会置之不理,再则,这事虽有风险,但毕竟也是有好处的,这份折子一上,必然能让他名扬天下,拿定主意,他才问道:“在下是奏请立宪?还是奏请预备立宪?”

“奏请立宪。”奕訢道:“本王届时再退而求其次,如此,方能让太后接受预备立宪。”

次日,曾国藩就上了一道折子,力陈立宪之利,奏请朝廷及早立宪,以富国强兵。这份《奏请立宪折》一上,立时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京师不少极力支持立宪的汉员纷纷上折子附和以壮声势。

见的这种情形,一众宗室王公自然不甘示弱,连忙指使满蒙大臣上折子进行驳斥,一场立宪之争就此拉开。

南北各省报纸纷纷及时跟进报道,南方报纸将曾国藩的《奏请立宪折》刊登在头版,而北方不少省分的报纸则将反对立宪的折子刊登在头版,并发表了不少反对立宪的文章,一场骂战呼之即出。

养心殿,东暖阁。

放下手中的折子,慈安的脸色有些难看,她是让奕訢上个条陈,却没想到竟然会有大臣公然上折子恳请立宪,而且居然有如此多大臣附和,她一时间无法判断这究竟是出自奕訢的授意,还是那些汉大臣自发的举动。

眼下这事闹的如此之大,朝廷不表态显然是不行的,留中不发也不可能,只会让事情越发的不可收拾,眼下,唯有抛出预备立宪,才能安抚元奇,才能平息舆论,才能够稳定朝局!

她心里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她虽有监国之权,却依然无法掌控朝局,元奇只是在报纸上刊载了一篇文章,就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她如今算是体会到咸丰当时的心情了。

“禀皇太后,奕訢在外递牌子求见。”轮值太监进来轻声禀报道。

“让他进来。”慈安沉声道,察觉到自己的语气有些严厉,她赶紧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局面毕竟还要指靠奕訢来收拾。

奕訢小心翼翼的进来叩安之后,才躬身呈上一份折子,道:“这是臣拟的预备立宪条陈。”

从太监手里接过折子翻看了一番,慈安合上折子道:“这曾国藩是督办政务处的大臣?”

“回皇太后。”奕訢加了几分小心,“曾国藩确系督办政务处的参予政务大臣,不过,他平素都在吏部,臣听闻此人与易知足私交甚厚.......况且朝廷推行宪政利于汉臣。”

曾国藩与易知足私交甚厚?慈安蹙了下眉头,却没多问,她清楚这事奕訢断不会信口开河,毕竟是稍加打探就能知道的事情,况且现在追究这事是否与奕訢有关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平息这事,若是任由事态发展,会越发对朝廷不利。

不过,她依然十分谨慎,因为她隐隐觉的预备立宪这事不是那么简单,虽说眼下别无选择,抛出预备立宪是最好的法子,但她不想因为自己的轻率铸下大错,稍稍沉吟,她才开口道:“皇叔将预备立宪与众军机商议一下,尽快定下一个妥善的法子来平息这场纷争。”

“臣遵旨。”奕訢心里暗喜,预备立宪本就是易知足提出来的,谅肃顺也不会反对,即便是反对,他也不担心。

“跪安罢。”慈安轻声道,待的奕訢躬身退下,他才吩咐道:“宣醇郡王奕枻、睿亲王仁寿觐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清巨鳄》,方便以后阅读大清巨鳄第七百七十五章 立宪之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巨鳄第七百七十五章 立宪之争并对大清巨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