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两份章程

作品:大清巨鳄|作者:塞外流云|分类:历史|更新:2018-03-07 23:45:02|字数:9314字

听的是问这事,奕暗忖还真是问对了人,当即不假思索的道:”回皇太后,元奇不惜自断财路,灭绝倭国,为的是永久的将倭国纳入我大清版图。”

顿了顿,他接着道:“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且初等教育十分普及,倭民识字率高达四五成,不适宜进行同化融合,唯有赶尽杀绝。”

这可真够狠的!慈安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本她还以为元奇如此做是不愿意便宜朝廷,现在看来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

赶尽杀绝!如果朝廷与元奇反目,元奇对满族会不会也会赶尽杀绝?慈安不由的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及时的转变了态度,否则满洲可能跟倭国一个下场。

略微沉吟,她才开口道:“朝廷促进推行宪政,京师有不少抱怨之声.......。”

一听这话,奕就知道她的意图,连忙道:“灭绝倭国之事不宜宣扬.......。”

慈安不解的道:“为何?”

“灭绝倭国之事若是传扬开去,所有被元奇征伐归附之地皆有可能恐慌。”奕不急不缓的道:“另则,此举亦有可能备受西洋各国诟病,徒惹非议。元奇对外皆是宣称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灾荒......,还有,伐倭之战,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功绩也是不小。”

难怪当初要朝廷协同出兵!慈安脸色有些难看,默然半晌,她才轻声道:“跪安罢。”

听的叫跪安,奕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当即行礼告退,出的养心殿迎面遇上快步而来的肃顺,他立时放慢了脚步,肃顺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奕,连忙躬身见礼,奕摆了摆手,道:“元奇仍然咬着一院制不松口?”

肃顺点了点头,道:“如今舆论偏向一院制,此事很是棘手。”

奕缓声道:“易国城不是呼吁制定符合大清国情,具有大清特色的宪政制度?既然双方僵持不下,不如变通一下,一院制议员分钦定和民选两种.......。”

如此变通易知足会同意?肃顺不由的暗自腹诽,略微沉吟,他才道:“如此折中倒也是个法子,恭王不如去电试探一下。”

奕一笑,“太后应允了再试探不迟,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个事。”

恭送奕离开,肃顺才哂笑着进了养心殿,进的东暖阁见礼之后,他呈上两份折子道:“这是军机处草拟的《咨议局章程》和《资政院章程》,恭请皇太后过目。”

接过折子,慈安和颜悦色的道:“平身,赐坐。”

究竟是实行一院制还是两院制,元奇和朝廷僵持不下,慈安索性不予理会,径直着军机处筹划在各省设立咨议局在京师设立资政院,为实行两院制奠定基础,这《咨议局章程》和《资政院章程》就是为此坐准备。

细细看完两份折子,慈安颇觉满意,沉吟了一阵,她才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上海。”

这是直接叫板,不管元奇同意还是不同意,用实际行动告诉元奇,朝廷决意实行两院制!肃顺心里有些忐忑,连忙起身跪下叩首道:“事关重大,微臣恳请亲往上海......。”

慈安瞥了他一眼,沉声道:“元奇一日不同意两院制,你一日不允回京。”

肃顺听的暗暗叫苦,却又不敢多说,只得叩首道:“微臣遵旨。”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细细看完《咨议局章程》、《资政院章程》之后直接丢给赵烈文和易正行两人,瞥了肃顺一眼,起身踱到窗户边点了支烟,肃顺腆着脸起身凑到他跟前道:“距离预备立宪之期已经不远,太后心意已决,国城兄何不退让一步.......。”

易知足翻了他一眼,道:“皇帝钦定资政院议员宗室王公世爵,满汉世爵、外藩王公世爵、宗室觉罗、各部院官、硕学通儒与纳税多额者,足足一百名罢,这还是虚君立宪?这是换汤不换药。”

轻叹了一声,肃顺才道:“除了钦定的百名议员之外,不是还有一百二十名民选的议员,纵然算不得真正的宪政,却也打破了皇权**不是,这难道不是进步?又怎能说是换汤不换药?凡事都的循序渐进不是。”

易知足没好气的道:“如此宪政,总理大臣与首席军妓大臣有何区别?内阁与军机处又有何区别?”

“自然是有区别。”肃顺分辨道:“国之大事诸如财政收支、法典朝章等均是经议员议决后,经国务大臣奏报总理大臣决定,皇帝不再过问国事。”

“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而已。”易知足冷声道:“皇帝有钦定议员之权,钦定议员谁敢忤逆皇帝的意思?”

肃顺轻声道:“不是还有民选的议员嘛......。”

“大掌柜。”赵烈文扬了扬手中的《咨议局章程》,道:“错漏百出,且存在极大的缺陷,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的种种规定,处处透漏着对学绅、士绅、商绅和新学绅的照顾和拉拢。

直白的说,咨议局的议员只能是‘绅’!如此一来,选民比例与总人口之比将极为悬殊,千中无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清巨鳄》,方便以后阅读大清巨鳄第八百八十四章 两份章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巨鳄第八百八十四章 两份章程并对大清巨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