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拖延时间

作品:大清巨鳄|作者:塞外流云|分类:历史|更新:2018-05-15 00:07:03|字数:9212字

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这个常识,易正行自然是知道的,但却是忽略了这一点,听的这话,登时露出一丝讪笑,“父亲提醒的是。”

“拖到明年二月爆发战争,就无须担心了。”易知足缓声道:‘咱们的铁甲舰那个时候可以启航南下了。”

话才落音,林美莲在门口禀报道:“大掌柜,孔建安、胡光墉、霍启正三位掌柜在外求见。”

“请他们进来。”易知足吩咐道,随即一笑,“看来一个个都沉不住气了。”

孔建安三人进来见礼之后,易知足很是客气的招呼三人落座,随即又吩咐易正行奉茶,这才笑道:“还未开战,诸位都沉不住气了?”

“大掌柜。”孔建安缓声道:“各省纷纷来报,出现小规模挤兑风潮,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为这事来的?易知足有些奇怪,元奇现在的金银储备充足,这根本不是问题,他不由的看向胡光墉,回国之后,他就让胡光墉接任元奇银行总号二掌柜,打算让其在孔建安退休之后接替对方位置。

见的易知足看过来,胡光墉缓声道:“大掌柜,德意志已经实行金本位,如果拿下德兰士瓦金矿,我国于明年也可以推行金本位,纸钞大幅回流,不是坏事。”

“大掌柜,元奇银行创办三十余载,一直将声誉放在首位。”孔建安沉声道:“推行金本位利于长期纸钞保值,但不能损害储户利益,此举无异于落井下石。”

听到这里,易知足已是明白过来,不消说,胡光墉是想借此机会促使纸钞大量回流以为推行金本位做准备,而孔建安却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会有损元奇声誉和形象。

略微沉吟,他才道:“元奇银行的声誉和形象不容有损,元奇银行的定位不是商业银行而是国家银行,不能单纯的以盈利为目的,不过,推行金本位也是迫在眉睫,咱们黄金储备不是不够,而是远远不够,能否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两全其美的法子?孔建安、胡光墉都沉默不语,能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大清经济体量巨大,市场上流通的纸钞数以亿计,推行金本位需要的黄金数量惊人,大量回收纸钞是最简单最直接也可以说是唯一可行的法子。

见的两人都不吭声,易知足斟酌着道:“我国现在名义上是金银复本位制,但纸钞实际上只与白银挂钩,不妨依照金银兑换比将纸钞也与黄金挂钩,但硬性规定目前纸钞暂不能兑换黄金,待的德兰士瓦金矿大规模开采之后,再逐步放开,直至完全实行金本位.......。”

听的这话,孔建安心里一动,连忙问道:“纸钞与黄金挂钩,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

“自然是固定汇率。”胡光墉道:“既然要推行金本位,就必须维持高位的金银兑换比,如此才能继续吸引黄金流入我国,同时,也能消除纸钞挤兑现象,毕竟兑换现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就按照现在的金银兑换比制定汇率,将纸钞与黄金挂钩,但暂时不能自由兑换,这种情况下若是依然有人兑换现银,就不能怪我们了。”

不等孔建安两人开口,赵烈文就道:“大掌柜,一旦宣布华元与黄金挂钩,也就等若是宣布了元奇推行金本位的决心,说明我国对德兰士瓦金矿志在必得.......。”

“惠甫提醒的是。”易知足颌首道:“看来这法子也难以两全其美。”顿了顿,他接着道:“事分轻急缓重,军事优先,这事暂且顺其自然,任由他们挤兑,日后以相同的汇率回收现银便是。”

听的军事优先,孔建安两人自然不会不识趣,连忙点头称是。见的易知足看国来,霍启正这才开口道:“大掌柜,股市近段时日连续大跌,似是有人刻意制造恐慌......。”

有人刻意制造恐慌.?易知足皱了下眉头,道:“时局不稳,清英两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外籍人员抛售手中的股票乃是正常情况,引发恐慌也是情理中事.......,会不会多疑了?”

霍启正缓缓的摇了摇头,“这次股市大跌有些异常,抛的又急又猛,短短不过几日就跌了三成,而且下跌的势头依然强劲.......。”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阵,才道:“大掌柜最好是查一下,是否有境外资金大举入境。”

难不成是英吉利打算双管齐下,通过打压大清的股市引发恐慌,从而逼迫大清从南非退缩?这个可能似乎不大,就在易知足琢磨之时,胡光墉轻声道:“会不会是欧洲资本企图来我国搅风弄雨?”

没有外汇管制,境外资本来去自由,对于股市而言是不小的风险,大清股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长起来,境外资本借此机会前来剪羊毛,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些年元奇在美利坚在欧洲各大金融市场可没少剪羊毛。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缓缓颌首道:“这不是小事,会同严世宽一起仔细查一下,但切记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清巨鳄》,方便以后阅读大清巨鳄第九百四十二章 拖延时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巨鳄第九百四十二章 拖延时间并对大清巨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