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暖饱思银鱼

作品:侯门纪事|作者:淼仔|分类:都市|更新:2016-08-04 00:45:05|字数:23586字

依宝珠,一定要让袁训吃过早饭再走。袁训道:“和舅父约好,来不及了。”话音落下,红花在外面回话:“奶奶,我送吃的进来了。”

小托盘上,捧着一小锅红枣粥,外加几块饽饽、腊肉腌鸡进来。小锅上冒着热气,在冬天温暖的房子里,撩人食欲。

袁训不用问宝珠红花是怎么备下的,想来有心想办,自有办法。不能辜负宝珠心意,袁训笑道:“这个好。”上手拿块饽饽塞到嘴里,一口就下肚。

他这是在军中的吃法,让宝珠骇然不止。袁训察觉宝珠面色不对,就有笑话哄她:“你看你这丈夫吃饭这速度,在哪里也不会挨饿。”

宝珠转忧为喜。

为袁训送行,这是第二回。头一回在京里,宝珠是不情愿的送行。后来夫妻在太原陈留郡王府中会面,袁训是一早不辞而别。所以今天这算第二回,宝珠不打算哭。她就是对她丈夫在军中吃饭担心,也会强压下去。

宝珠忙为袁训舀粥,见备有两个碗,是红花体贴的想让宝珠和袁训再相对用回早餐。宝珠把两个碗全盛上粥,用小嘴儿沿着碗边吹个不停,又把另一个碗用调羹不住搅和,让它早些凉下来。

这姿势很诱人,微嘟的红唇饱满欲滴,似春天新结的红樱桃。袁训边吃边用眼角记下,等不在宝珠身边时,又多一个回味的场景。

袁训尽力而又飞快的吃上一餐,手提上一个包袱,宝珠再提上一个,一起来见袁夫人。宝珠没有让人送信,可袁夫人已经起来。

烛光下,袁夫人候着儿子媳妇进来,见袁训到面前叩头,袁夫人柔声道:“凡事保重。”四个字才落地,外面帘子一动,老太太婆媳三个也进来。

这一家子人真是心有灵犀那种,不知道她们是早有感觉,还是早让丫头们随时打听袁训起早。袁训对着安老太太叩别,老太太素来硬性,她就是难过,也不会为别离场面添上难过。她一手扶着拐杖,一手把袁训肩头抚摸几下,也和袁夫人说的差不多:“保重自个儿,能回来,常回来看看。”

袁训答应着,又去辞别邵氏和张氏。

老太太在袁家还能算是主人,邵氏张氏就标准的只能是客人。可客人在这里宾至如归,跟在自己家里一样,邵氏和张氏一直感激亲家太太,也感激袁训于心。

邵氏送上一个绣着平安的荷包:“婶娘做的,你将就着带吧,这里面,是我和三婶娘为你求来的平安符。”

袁训谢过,佩戴在身上。隐约可见老侯在房外,老侯不想和女眷们挤在一起送行,怕女眷们哭。

袁训正要出去,房中本来睡的好好的加寿,忽然“哇!”,大哭一声。

这下子把将军行步匆匆的脚步系住,袁训头一个跳进母亲房里。见小加寿动着身子,满面泪花坐起来,两只小手垂在两边,面上委屈莫明,随时带着要大哭的模样。

安老太太等人跟在袁训后面,叹息且赞赏:“寿姐儿知道父亲要走呢。”

“是啊。”袁夫人也就有了喜色,孙女儿这样的要父亲,当祖母的自然生出喜欢,把儿子就要离去减淡很多。

袁夫人道:“不枉他从回家里,就抱着她不丢。”

加寿已经在父亲怀里,把个胖脑袋在父亲怀里拧来拧去,两只小手攥紧他的衣袖,袁训心疼得不行,把女儿哄了又哄,才把加寿哄得不再打算哭,给她糕饼,她不肯要,但小手也稍微松开。

“找祖母好不好?”袁训把加寿送给袁夫人,又来交待宝珠:“等春天,给加寿装秋千,不要太高,红色的,千万记住,”

袁夫人这次没说儿子,她露出笑容对孙女儿道:“看父亲给加寿办玩的东西,笑一个吧。”加寿果然带着泪花花笑出来一个。

袁训用大手在女儿面颊上抚摸几下,趁着她没注意时,悄悄的往后面退。老太太宝珠都跟着屏气,随着袁训往外面退。

老侯在外面,见到一个后背出来。没来由的,感动上来。袁训退出来,先对老侯道:“嘘,”老侯莞尔,见袁训这就大步匆匆往外面走,老侯等人紧紧跟上。

走出二门,袁训又侧耳,似乎在听女儿又大哭。幸好有北风,把哭声掩盖得差不多。袁训心如刀割,觉得这离别和离开宝珠时大不一样。、

离开宝珠也心痛,却没有这难受。

他知道越停下来越心头不舍,加快步子直出大门。大门下面亮着灯烛,红花、顺伯、孔青、万大同、梅英都在这里。

忠婆在身后二门上,看着袁训和家人们一一点头,就此走出大门。

北风雪飘,正月十六依然是个大雪天。这雪,在过年中停过又下,下过又停,地上许多积雪,早上又无行人,俨然一片雪白玉壁。

将军走上去,英姿非凡,好似玉中人。

对宝珠微微一笑,摆摆手还是道:“加寿的小秋千,”宝珠忙道:“我记得呢。”

这是夫妻这回分开的最后两句对话,袁训扭身就走,大门外早候着的蒋德关安和周何花彭跟上,另一侧国公府门外,身影不少,辅国公带着儿子们和府兵已在那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侯门纪事》,方便以后阅读侯门纪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暖饱思银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侯门纪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暖饱思银鱼并对侯门纪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