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吃饱饭,找活干

作品:笑读朱元璋|作者:枫叶寒霜|分类:历史|更新:2019-08-05 20:10:50|字数:6132字

还是那句话,为了吃,我忍,

为了睡,我干。

不就是要饭么,别人能要,我也能要。

朱元璋记得那些老和尚说过,要饭的人不能在穷乡僻壤里转悠,那些地方虽然老百姓实在,但是能施舍的也很有限。

所以八哥选择的就是那些富庶的大户人家。

而这些大户人家多半家里都养着条恶狗看门,这些个畜生比人的眼睛要尖的多。看着你穿的破烂不堪,衣衫不整,就龇牙咧嘴,张牙舞爪的狂吼。

主人在旁边,吼的更欢,狗仗人势毕竟有它的道理。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点,所以到了临近大户家院门的时候,就玩命的敲木鱼,高喊着佛家口号,虽然没学过经文,但是阿弥陀佛还是会来上几句。

哄哄这些野路子也是没问题的。

况且能做大户的人,底子大多都不干净,在那个人吃人,鬼吃鬼,畜生比人活得都滋润的年代,没有点势力,你有再多的家财也能给你榨干。

而这些大户越是有钱就越迷信,他们平日里坏事做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暂且不说,就说当地主榨取租户的血汗钱这一块,他们心里就很是发毛。

他们也怕哪天向阎王爷报道的时候,被上刀山下油锅,永世不得翻身。所以他们在活着的时候,也都敬畏菩萨,这也是为何寺庙能够比较长时间维持生计的缘由所在。

就是在这种漏洞之下,那些个地主大户见到和尚也大多客客气气,从自己家狗嘴里掏出一星半点白红不清猫不理狗不叼的玩意儿出来,舍给前来化缘的和尚,也算是给自己为佛家修了一些善事,片面的贿赂贿赂佛祖,让他老人家在坏人名册上给自己少记上一笔。

所以八哥所到之处虽然不敢说酒足饭饱,起码不至于曝尸街头。

在这种走走停停中,朱重八一路向南,先到合肥,再到淮阳,后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凭借着他的十一路汽车,就这么一路走下来,所到之处也大多是赤贫一片。富户富得流油,穷人穷的要饭。

虽然受尽的他人的白眼和热讽,但是也同时见了世面,扩大了眼界,锻炼身体的同时,长了很多见识。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轰动全国的大事很快传遍了淮西大片地区。

公元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在颍州起兵造反。

起义的教化:白莲教;

宣传:弥勒佛降生;

自称:明王出世。

这也是第一个举起反元大旗的人物。

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的起义很快就被元军所镇压,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存在的历史地位。

有人开了头,就好办了。

在韩山童和刘福通造反后不久,另外一个人物也揭竿而起,他的名字叫:彭莹玉(因为他也曾当过和尚,所以有的人叫他彭和尚)。

也许单单说这个名字我们还不太容易记住他,好吧,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为我们所熟知,那就是:五散人(出自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它是其中一个,也就是那个脑门上长个包,圆脸乐呵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每天出门背个麻袋走哪背到哪的布袋和尚,说不得。)

姓名:彭莹玉;

性别:男;

民族:汉;

破壳出生地:袁州(今江西宜春);

宗教信仰:白莲教;

彭莹玉传教范围是淮西,传教名字:弥勒教。因传教范围在南边,所以被称为南派。

而韩山童和刘福通被称为北派。

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都是相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翻元朝这个操蛋政府,干掉元朝这群混蛋统治者。所以他们很自然的就合二为一,都宣传弥勒佛和明王,起义的教徒都用红巾裹头,以此来区别元军。

也因为这样,他们还被人们称为红巾军,或者是香军。

他们信奉的是白莲教,又被称之为弥勒教,宣传明王出世,后来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名字,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教!

而我们的八哥,现在所游方的地区就在他们起义的势力影响范围之内。

喜欢笑读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笑读朱元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读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笑读朱元璋第三章 吃饱饭,找活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读朱元璋第三章 吃饱饭,找活干并对笑读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