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完美的圈套

作品:笑读朱元璋|作者:枫叶寒霜|分类:历史|更新:2019-08-05 20:12:21|字数:7144字

与其我这么干耗着青春浪费着大把的资源,还不如趁着陈老大你这次讨伐的机会来做你的内应,我们双方里应外合干掉这头不会用人只会尥蹶子瞎折腾的倔驴。

如果陈老大您同意我的想法,并且能够容忍我这个曾经与您为敌而且在您敌人手下干过几年,现在又准备弃暗投明回归正主的降将的话,那我愿做你的内应,并且在龙湾这个我镇守的地方给您开闸放水,给朱元璋这头秃驴来那么一下子。

您如果接受我的意见的话,我们就约定以“老康”为行动信号,等陈老大您到了龙江后就找一座江东桥,看到江东桥您只需要喊三声老康,我就命人将木头搭的江东桥直接砸沉,放您老大和您的军队进来,到时候您顺流直下,便可以直抵金陵城外,到那个时候朱元璋即便反应过来也都已经晚了,这样也就让您在不知不觉中干掉朱元璋这头碍手的倔驴。

当陈友谅收到这封表面上声泪俱下实则漏洞百出的书信的时候,我觉得陈友谅应该是有过迟疑的,毕竟这封来自敌人内部的信件不同于往常,这等近乎绝密的信件能从敌方内部传出最后传递到他手上这从根本上就存在诸多问题。

而做为陈友谅的谋臣应该也或多或少的有些怀疑,但是我认为面对着谋臣的直言劝谏陈友谅这个弑君杀主的爆匪是听不进去的,从陈友谅这个从一个文弱书生连续杀主跳级最后一跃称皇拜相的暴徒性格来讲,他的心理应该是极度自负的,这种人往往不容许别人反驳他的想法,更不会容忍别人质疑他的决定。

因为他们深知陈友谅的为人,一个连自己的主子都敢接连弑杀的人又如何会对一个臣子保留基本的怜悯之心呢,这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所以久而久之的也绝少会有人去劝谏他,反而附和他的人会很多。

在这种情形下,陈友谅收到这封信注定就会是一个悲剧。

而做为大汉皇帝的陈友谅此时即便是心有迟疑,但是在巨大利益面前,在能够一举摧毁朱元璋这个让自己蒙耻蒙羞的倔驴面前,在对自己的大船大将还有远超过朱元璋数倍不止的强悍大军有绝对信心面前,在过度自信并且经过充分休整的大军面前,仅有的迟疑也会被全部扼杀。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友谅率领着他的汉朝大军声势浩大的举兵来犯龙湾。

而为了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绝对胜利,本着不做则已做则做绝的思想品格,朱元璋下令将位于应天入口处汉军必经水路的木桥江东桥全部砸沉并且重新修砌改为石桥,而后将江东桥这几个字重新放大书写了一遍。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杜绝陈友谅的大军破桥与自己的根据地正面相对。

陈友谅如果真的到达这里的话大船不能过桥那就只剩下了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原路返回,另外一条路是登陆上岸,而这里便是——龙湾。

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朱元璋下令位于应天正北方的绍荣放弃驻守阵地,让徐达伏兵南门外,命令常遇春、冯胜埋伏在龙湾,朱元璋则带领着一部分人驻扎在西北侧的狮子山,指挥全军作战。

这种排兵布阵的方法就如同是摆了一个大的口袋,江东桥就是口袋的一端,而在口袋的两侧一侧是高峻挺拔的大山,另外一边则是龙湾这篇犹如菜地一般的开阔地,后方则由徐达率领的大军做为断后,只要陈友谅的大军扎进来徐达顺势一收紧袋口,那陈友谅就成了瓮中的王八,插翅难逃。

为了有一个明确的进攻信号而不至于让自己数十万的兵马成为一群无人指挥随意游荡的绵羊,朱元璋还不忘准备一红一黄两块不同颜色的旗帜,并且下令当我举起红色旗帜的时候意思就是说陈友谅率领的敌军已经进入到了伏击圈,当我举起黄色旗帜的时候你们就玩了命的给我狠揍这群狗娘养的瘪三。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策略。

在一切任务都安排妥当之后,朱元璋将众将军集中起来,宣布好他的作战计划之后,应该是会有开展过极富渲染力的政治演讲,尤其是面对着常遇春这个本来无一事还要惹尘埃的货主的时候,做为主帅的朱元璋必然要对他进行政治警告,说一些你如果再给我惹事我就把你剥了皮活炖了的狠话。

同时也是在这最后一刻注目凝视一圈手下这群爱将,他们虽同为一个战壕的兄弟,但是平日里也是难得见上一面,今日一别还不知生死如何。

看着眼下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也都是和自己一样,曾经都是一把锄头一把泪的农民,他们曾经也都是一群身有婆娘儿膝满堂的幸福子弟,如果不是迫于生计免于屠戮,谁又愿意过脑袋别腰扛起刀枪离别儿女身入战场这等卖命的生活。

但是世道就是如此。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霸途中总有一些人需要牺牲。

而你们就是踮起这条独行大桥的一粒石子。

这便是天道!

喜欢笑读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笑读朱元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读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笑读朱元璋第五十五章 完美的圈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读朱元璋第五十五章 完美的圈套并对笑读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