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三场政治屠杀

作品:笑读朱元璋|作者:枫叶寒霜|分类:历史|更新:2020-09-25 15:44:02|字数:9822字

根据强弱理论来讲,受人管制就要承担被人剥削的风险。

这就是真理。

很快被连番数倍的税银就征缴起来。

而当资金集齐以后,这部分粮食并没有直接上交到领导手里,而是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首先大头肯定是要上交的,这是铁打的纪律,谁也不敢变更。

剩下的一部分则被官员们拿出来进行了变卖。

当时建国初年最缺的就是粮食,粮食也自然而然变成了硬通货,放到现在和黄金的价值基本等同。

等把粮食变卖换成钱以后,这些钱会有其他用途。

当夏天来临气温过高的时候,这些钱就会变成冰块直接上交给中央领导,给领导和领导夫人连带着领导的九房姨太一同降温,俗称冰敬。

而当天气转冷,三九四九冰上走天寒地冻棉袄毛裤一层层往身上加的时候,这些钱则会变成煤炭,分批次的孝敬给上层领导,这部分消费被俗称为炭敬。

类似于这种变相的压榨手段官员们还有很多,比如车脚钱、水脚钱、口食钱、竹篓钱等等的,反正是人能想到的和常人想不到的都可以变成他们谋财的渠道。

既然是孝敬,那肯定不能落空,你不能说户部有了其他部门就可以放任不管了。

那是不行滴。

需要做到雨露均沾。

毕竟他们都是官,都比自己大一级,也都比自己尿的高。

对于他们都得巴结一下。

于是上层官员和中央领导人人有份。

当然了,在孝敬的同时不能光拿出这些东西,你大老远的来一年不见一次领导,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于是剩下的钱就派上了另外的用场。

成为了他们直接行贿的主要手段。

这就是郭淮案的基本过程。

而当这封实名举报信交到朱元璋手上的时候,朱元璋犹如鞋拔子一般的扁长面孔笑了。

冷冽而恐怖的笑容浮现了出来。

斜长的脸颊上足以笑出花来,放出浪来。

而在笑容的背后,另外一场政治屠杀正在酝酿。

在朱元璋心目中里,这位绝对的扛把子可以说最痛恨一种人。

那就是贪污犯。

从小他就受尽了贪官的压榨和欺辱,可以说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拜那些贪官所赐,如果不是他们的榨取他的父母也不至于惨死,他的兄弟姐妹也不至于被活活饿死,更不至于被迫要饭,最后被逼造反。

这所有的一切都和这些可恶的贪官有着密切关联。

今天的成就都是拜他们所赐。

这些人,都该杀!

贪污犯,都该死!

在极具报复心理的作用下,已经完全失控的朱元璋叫来了一个人。

吴庸。

他的具体职务是审刑司司长(相当于全国的总监狱长)。

我个人觉得在监狱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待得过久的人多多少少会有点心理问题。

而吴庸这个人则不单单是心理问题,生理上也有问题。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此人严重心理变态。

从心理学上来讲,朱元璋应该是很了解吴庸的为人。

此人应该集奸诈与阴邪于一体,存在严重心理扭曲现象。

而朱元璋能够把彻查郭桓的案件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上,从本质上来讲就含着阴谋家的黑暗手段。

经过吴庸这么一查,所有的事情就都抖搂了出来。

如果单纯只从郭桓本人出发的话,也不会有太大牵连。

但是问题是在吴庸的彻查下冰敬碳敬这些事情也被揪了出来。

而这些因为冰敬碳敬等其他贪污的案件被一并牵连了进来以后,这些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郭桓的同党。

这下牵扯的面可就广了。

可以说全国上下没有一个地方的官吏逃脱得了干系。

其中包括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和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各省的省长),及其其他各县市区所有官员全部牵连其中。

牵连的总人数超过万余人,

而对于贪污犯来说,朱元璋向来秉持零容忍的态度。

他没想到自己曾三令五申禁止贪污腐败的政令,在这些官员眼里竟然如同虚设。

既然如此的话,那只能对不起了。

在郭桓这个突发的问题上,做为开国皇帝嗜血如麻的朱元璋表现出了他近乎冷血残忍的一面。

你们不是合伙贪污么。

好。

好的很。

我这里已经有了一份详细的贪污名单(这是一份真真正正的死亡名单)。

不管是郭桓案中直接行贿和贪污受贿的官员,还是接受过冰敬碳敬的其他官吏,所有牵涉其中的官员,我一个都不放过。

一个字。

杀!

所有涉嫌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的官员,全部处死。

除了官员以外,死亡名单上还有另外一群人。

这群人不是官员,但是他们身份极其容易和官员勾结。

这群人便是富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读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笑读朱元璋第133章 第三场政治屠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读朱元璋第133章 第三场政治屠杀并对笑读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