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要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

作品:笑读朱元璋|作者:枫叶寒霜|分类:历史|更新:2020-10-04 11:16:07|字数:6514字

他只是在关系上疏远蓝玉,并没有想把局面闹得太僵。

但是当他从哥哥口中得知蓝玉四处打自己小报告的时候,他应该改变了想法。

近水楼台先得月。

蓝玉今天可以打小报告给哥哥,明天就可以打报告给老爹。

而自己远在北平,距离当时的中央**南京相隔数千里,天高皇帝远,一次两次兴许老爹不会怀疑,但是时间长了谁也不敢保证老爹会不会冒出点想法。

为了避免引火烧身,被逼无奈的朱棣玩了一把狠的。

熟知官场套路的他并没有去找蓝玉理论,他知道找蓝玉理论也没用,除了吵架以外最多就是两人干一杖,到最后敌伤八百自伤一千,谁也甭想捞到好处。

想要处理掉蓝玉这个麻烦只能靠别人。

借别人的手来干掉他。

而谁才有干掉蓝玉的权利呢?

在这个国家,恐怕只有一个人有这能力。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正巧这时候朱元璋喊朱棣回来办差。

于是朱棣借着出差回京的工夫,向老爹告了回状。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朱棣给出的理由竟然和蓝玉打小报告的内容基本一致,唯独不同的是,他把主角的名字改成了蓝玉。

他向朱元璋提醒,说蓝玉手握重兵,而且骄横跋扈,长此下去这个家伙可能会造反。

按理说朱元璋收到自己儿子的实名举报,应该是要动手了吧。

但是让人费解的是,朱元璋并没有这么做。

他不仅没动手,还交给蓝玉一件更加重要的任务。

1391年,朱元璋让蓝玉率兵西征,讨伐原先假意归顺朝廷,后又突然反叛的兰州守将,祁者孙。

确切的说,西北的战事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朱元璋这么做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朱元璋有不得不使用蓝玉的理由。

因为在当时最能打仗的徐达和常遇春都死了,朱文正因为造反也被自己给圈了,邓愈和外甥李文忠也都相继病死了,唯独有能力打仗的傅友德和冯胜也都老了,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率兵出征。

现在西部吃紧,可调用的大将只有蓝玉。

除了蓝玉以外,没有其他人可能为他所用。

这是一种困境。

同样也是朱元璋给蓝玉展示弱点的机会。

要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

如果想要彻底铲除蓝玉,必须得有充足的证据。

然后依靠证据,再给他罗织罪名。

这虽然是一个政治套路,但也是必须要走的一个流程。朱元璋即便是要杀蓝玉,也不可能说想杀就拉出去杀了他,这于理不通于法也不容,官员们也不会同意。

而有证据在,这些麻烦就都可以解决,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以说,这也是朱元璋在下的一步棋。

蓝玉蠢就蠢在,他根本就没看到朱元璋的真正心思。

他反而觉得朱元璋根本离不开他,所以在西征的路上愈发变得骄横跋扈起来。

蓝玉在军队里面私自安插自己的线人,同时将朱元璋发出去的好几道行政命令扣下来不予执行。

蓝玉以为所做的事情很隐秘,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早就被安插在身边的锦衣卫给上报给了朱元璋。

当蓝玉打胜仗回到南京以后,朱元璋却并没有提及他的过错,反而给蓝玉升了官。

封他为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这个职位可不是谁想得就能得到的。

在明朝这个官职属于从一品,且隶属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一品官员在明朝,尤其是朱元璋时代是极少的,只有被封为公爵的功臣们才可能被封为一品,其他的那些侯爵们连边都沾不上。

至于那些整天玩笔杆子的文官就更甭想了。

可以想象当时蓝玉的身份有多高。

针对朱元璋的这个做法,不得不产生一种怀疑。

我个人认为朱元璋这么做有点捧杀的意思。

所为捧杀字面上的意思是说,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一个人,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最后再动手杀他。

我个人对捧杀的理解是故意抬高他,然后让他暴露破绽,最后对破绽加以利用的情况下干掉他。

所谓抬得越高,摔得越狠,死的也就越快,就是这个意思。

按常理来讲,面对太子太傅的分封,蓝玉应该感到庆幸。

毕竟你自己做错事在前,现在老大不但不追究,反而还给你封官,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应该感谢老大的赏赐。

但是蓝玉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朱元璋封他做太傅实在太小了,应该给他个太师才对。

朱老大封他做太子太傅根本就是瞧不起他。

对于这个令他不满意的分封,蓝玉脑残般的说了这么一段话:以我的功劳,我就不配做个太师么?【我不堪太师焉?】

这是很不巧的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这下麻烦就大了。

喜欢笑读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笑读朱元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读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笑读朱元璋第142章 要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读朱元璋第142章 要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并对笑读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