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武安侯郑英也在。
也几乎就是一个小朝会的规模。
大明的重臣、权力人物俱在此间。当然,要算上从西暖阁外走进来的张昭。
张昭在前天晚上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整个城东都的士绅、百姓都被波及。现在京中因报纸的缘故,各种流言横飞。但是,张昭并没有选择平息事态,而是一封奏章递上来。
如此大的动静,内阁怎么会没关注?首辅刘健当即票拟,将奏章呈递给弘治皇帝。但是弘治皇帝并没有批红,而是于今日上午召集群臣,讨论此事。
当然,今天能有如此规模来讨论此事,自是因为张昭给弘治皇帝上一封密折。
“臣张昭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张昭起身。之所以张昭最后到,是因为他在城北的新军营中,距离最远。文臣自不必说,他们都在各自的官衙中。
而张懋有时间就会往宫里晃一晃,或者在家。朱辅天天都在左军都督府中。武安侯郑英不在衙门中,就是城南的府中。
弘治皇帝看向身旁的翰林编修伦文叙,示意可以开始议事。弘治十二年的状元伦文叙开始高声朗诵张昭的奏章,谓之“读本”。
伦文叙的话语刚落,刘大夏沉着脸出列,态度强硬的奏道:“陛下,这等小事交由顺天府衙处理即可。何故召集群臣议论此事?”
喜欢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明帝国的崛起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